练习中,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制定阶段性目标,并根据阶段性目标教会学生练习方法,并帮助学生规划、分配练习时间。如:在学习《车尔尼599—68课》轮指练习时,练习环节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制定阶段性目标:目标一,分段、分手、慢速练习,将右手轮指弹奏方法掌握好;目标二,合手、慢速练习,将全曲完整弹奏;目标三,将难度大、完成不好的地方分手练习,攻克技术难点,并进行合手完整练习;目标四,完整,快、慢速结合练习。其次为学生选择练习方法:该课练习除了遵循快慢结合、分手、合手练习结合的练习方法外幼儿教师,这里的轮指练习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手指快速触键的同时将手位向上移动,这种轮指法适合第一段的练习,因为轮指后还有一个向上的音要去弹奏。第二种是手指向里勾,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第二段较长的同音反复,手指弹奏中有种画圈的感觉。最后帮助学生规划练习时间:本练习由于属于重要弹奏技术之一,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规定学生每天弹奏30分钟以上,具体分手练习、合手练习的时间安排,由学生视实际练习情况而定。另外,前期对学生的分析证明,我们的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缺少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坚韧的意志,而这些正是一些伟人、天才能够成功的原因。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才华横溢,但他在评价自己的时候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天才。他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而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勤能补拙”。因此,教师运用指导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信心、培养克服困难、不畏艰难、始终如一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品质。
3.5 完善教学评价
根据我系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在遵循教学评价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三种评价法进行有机结合,制定出符合我系实际教学需要的考核评分标准。使教学评价真正发挥其教学效果价值判断、指导教学决策的作用。
3.5.1从教学目标出发的原则
由于采取分组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且根据各组学生的能力制定了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因此,考核时也应以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考核测评。每学期考试时,根据不同组别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下学期降到下一组别进行学习,而低组别的同学通过考试发现达到上一组别的能力,可通过个人申请,下一学期到上一组别进行学习。这样的评价方法既尊重了从教学目标出发的原则,又顾及到了个体入学水平、音乐素质、接受能力等内在差异。使学生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幼儿教师,尽可能减少过去那种,入学有基础的同学靠“吃老本”拿高分的现象。让学生懂得“伸手不得,跳而有获”。
3.5.2 三种评价法有机结合,制定科学、公平的评分标准
钢琴教学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分别是: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个体差异评价法。
A.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指的是在某一集体范围内确定一基准,将集体中的个体与这一基准相比较从而获得集体中相对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14]评价结果能够客观的将个体的能力在某个集合内所处的位置清晰地显示出来,这种评价方法比较适合运用在比赛或招生考试中。比赛中运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以选拔到所有选手中相对优秀或次优的选手,而招生考试也是一样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录取考试中成绩相对靠前的学生。相对评价法的缺点是,没有教学目标作为依据进行评价,因此这种评价是相对的,如果超出一定的范围,那么它将不够公正杂志网。如:一名在普通院校里的相对优秀的学生,到了重点校却只能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这也就是所谓的“矮子里拔大个”,而这个“大个”在社会这个大圈子里,却未必是“大个”一样。另外,这一评价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努力及进步情况,比如:有的学生第一学期由于自身素质差加上不够努力,所以成绩相对靠后,但第二学期,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弹奏的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完成的作业数量是上一学期的一倍。然而,按相对评价法考核,这名同学仍处在上学期一样的那个相对靠后的位置。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地影响,很有可能会自暴自弃放弃学习。
B.绝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指的是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并以此检验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15]在运用绝对评价法进行评价时,个体评价结果不受其他学习者或群体的影响,而是与客观的标准进行比较。例如:为了检验学生对三升、三降以内大小调及其琶音的掌握情况而组织的阶段小考。能够根据音阶弹奏要求,完整流畅弹奏全部音阶的学生考核评价结果为“优秀”。那么达不到这一标准,评价绝对不能是“优秀”,哪怕是全部学生都没做到,也不能像相对评价法那样幼儿教师,将名次靠前、相对好的学生列为“优秀”。它适合用于教学过程中的考试和结业考试,可以客观公正的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了解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为下一步的努力找准坐标。其缺点是,和相对评价法一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努力程度及进步情况。
C.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个体自身状况为基准,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方法。”[16]它是以自身为比较对象,将过去的成绩或能力与现在的成绩或能力进行比较。比如上次考试弹了一首三级的曲子,这次考试弹了一首五级的曲子,那么这就体现出了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及进步程度。这种评价方法对于自身条件及音乐素质较差但较为努力的学生来说,可以肯定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而对于那些自身条件及音乐素质较好、学习起来很轻松的学生来讲,可以防止他们满足于现状。有的学生一入学就弹奏《车尔尼快速练习299》,但由于其他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基础,觉得自己的能力够其他同学追一段的了,所以这些学生不思进取,一学期只弹奏一两首曲子。对于这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法可以起到鞭策的作用,避免他们形成放松学习的态度。其缺点是,由于此评价法是自身的比较,而不与客观标准或其他学习者进行比较,所以这种评价法不够客观不够公正,难以找到自己真正的差距。所以常常把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与相对评价法及绝对评价法结合使用。
相对、绝对、个体内差异三种评价法,有着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因此,制定考核评分标准的时候要根据侧重与需要将三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一年级学年考试根据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制定分组考试评分方法。由于学生第二学年要根据第一学年考试成绩进行分组学习,使用绝对评价法来衡量学生是否达?降谝谎年钢琴学习的教学目标,也以此来划分D组的学生(不达标的学生)。而相对评价法的使用目的在于,将已达标的学生按照相对的钢琴弹奏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第二学年考试,两学期均采用将相对、绝对、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结合制定的考试评分方法。钢琴考试评分过程中幼儿教师,难免会将不同的学生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评分,而且在确定基准的时候往往选择若干个,这样的评分才能够打出相对公平、科学的分数,这是由钢琴学科的学科特色所决定的,因此在这里使用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在这里是用来衡量不同组别学生是否达到该组学期或年度目标的要求,从而判定哪些学生继续在本组学习,哪些学生需要调整到合适的组别学习;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使用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自身学期与学期、学年与学年的弹奏能力的比较及学生的努力与进步情况,从而尽可能通过“打分”的方式来鼓励、肯定或鞭策学生,使学生既不骄傲自满安于现状,又不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第三学年年度考试根据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制定考试评分方法,第三学年年度考试是钢琴基础技能必修课的结课考试杂志网。因此,一方面采用绝对评价法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结业所要求的标准,达到A组教学目标的学生结业考核成绩为“优”,达到B组教学目标的学生结业考核成绩为“良好”以此类推。另一方面采用相对评价法来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对科学、公正的分数。
(一)根据绝对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为主要评分依据的钢琴分组考试评分方法
一.考试内容: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首练习曲(拜厄55课以后)、一首乐曲(乐曲可为儿歌)。
二. 计分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之后取平均分数。
三. 本次考试为钢琴分组考试,评分时80分以上同学不超过20名,其中90分以上学生不得超过5名。
四.评分依据:
1. 基本情况(音准、节奏、手型、手指等):
(1) 正确 (90——95分)
(2) 基本正确(80——90分)
(3) 尚可(70——80分)
(4) 有一定的问题(60——70分)
(5) 问题严重(60分以下)
2. 弹奏技术:
(1) 好(90——95分)
(2) 较好(80——90分)
(3) 一般(70——80分)
(4) 较差(60——70分)
(5) 很差(60分以下)
3. 完整性、流畅性:
(1) 跑动流畅,弹奏完整 (90——95分)
(2) 比较完整,个别失误 (80——90分)
(3) 个别中断(70——80分)
(4) 严重中断(60——70分)
(5) 连贯性很差(60分以下)
4. 艺术表现:
(1) 很好(90——95分)
(2) 较好(80——90分)
(3) 尚可(70——80分)
(4) 较差 (60——70分)
(5) 很差(60分以下)
5. 演奏速度:
(1) 与乐曲要求基本相符 (80——95分)
(2) 与乐曲要求有偏差(60——80分)
(3) 与乐曲要求偏差较大 (60分以下)
6. 综合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综合评定):
(1) 优秀(90——95分)
(2) 良好(80——90分)
(3) 一般(60——80分)
(4) 差(60分以下)
(二)根据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为主要评分依据的第二学年B组钢琴考试评分方法
7/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