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试图就目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活动现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
一、引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在高校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以及大学生更多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师生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但是,随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转变,现在浙江省部分高校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很少有同学参与体育活动,并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使是在参与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术学习,也出现诸多偷懒逃避的现象,学生参与锻炼更大程度上仅是为了满足学校提出的要求与任务,并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有很多学生因为缺少锻炼或不参与锻炼而体质虚弱、学习效果差。结合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本研究旨在为大学生确立正确、健康的体育锻炼观念提供必要的途径和措施。
二、相关体育行为方面的研究
笔者通过互联网检索查阅了《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研究论著和学术论文,及时了解了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向丽芳在《试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行为的培养》一文中指出:“体育行为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体育的方法和手段,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实现体育目的而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刘一民等在《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确认体育态度决定了体育行为。赵萌在《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取向研究》这篇文章中提出大学生参与体育行为有主观思想倾向、体育锻炼行为实施状况、体育锻炼外在因素、体育锻炼择项、体育锻炼择项的主观思想这五个方面的取向。金健秋等认为体育行为是人与体育发生联系时的综合性表现特征,它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侯乐荣在《体育行为的特征及其发展》一文中认为体育行为具有目的性、持续性、可塑性、规范性、主动性五个方面的特征;对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指导人们实践,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预见和控制有害的行为,引导和激励积极的行为,从而增强人民体质,改善人际关系,使体育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有几篇分析影响学生体育行为因素的文章,大多是阐述学生的主要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其本身的体育行为选择有了很大的影响。从搜索的相关文章的来看,与大学生体育行为相关的论文从体育行为的根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来讨论大学生如何来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这些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丽水学院、浙江海洋学院、宁波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城市学院、台州学院、浙江林学院等六所高校的男女学生各70名,共84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杭州市周边地区的在校的学生参加体育行为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检索查阅了《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研究论著、书籍和学术论文,涉及领域主要有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学、行为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及时了解相关研究进展,提高了认识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遵循体育科研方法中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化的要求,设计问卷的内容,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试图就目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活动现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共发放问卷840份,回收812份,回收率为96.7%;实际取得有效问卷为781份,有效率为96.1%。
3.逻辑分析法
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方法,对调查问卷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找出影响大学生们体育活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1.大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的情况
表1 大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的情况
序号 |
调查内容 |
调查结果 |
1 2 |
会 不会 |
男生71.16% 男生29.84% |
女生65.38% 女生34.62% |
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71.16%的大学生会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但是有29.84%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与。参与最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大一占55%。大二占25.5%。而大三、大四的参与者,总共只占调查人数的19.5%。其中男生参与性比女生的参与性要高。
2.大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项目分布情况
表2 大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项目分布情况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大学生经常参加的锻炼项目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为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几个项目的场地不受太大的限制,而游泳项目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场地有限。在参与调查的几所高校中,游泳馆完全对大学生开放的还不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参加喜欢的锻炼项目。科技论文。
3.大学生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时间及强度
表3 大学生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时间及强度调查情况
调查项目 |
调查内容 |
调查结果 |
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 |
4次及以上 |
15.13% |
3次 |
24.17% |
2次 |
23.54% |
1次 |
33.6% |
不参加 |
3.56% |
每周参加锻炼的时间 |
2个小时及以上 |
39.75% |
1个半小时 |
19.08% |
1个小时 |
14.15% |
半个小时及以下 |
27.03% |
每次锻炼的强度 |
大汗淋漓 |
10.33% |
中等出汗 |
27.82% |
微微出汗 |
33.70% |
微微发热 |
22.42% |
没有感觉 |
5.72% |
以上图表显示出:39.75%的学生选择每周参加锻炼的时间为2个小时以上;3.56%的学生选择了不参加锻炼;选择了每周参加锻炼4次及以上的学生为15.13%,39.75%的学生有比较多的锻炼机会与时间。10.33%的学生会在运动锻炼时体验大汗淋漓的感觉,33.70%的学生只是稍微出汗就停止了运动。说明我国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需要我国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