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河南省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一直采用单一的“一条龙”模式:通过选拔或比赛挑选出有运动天赋的运动苗子---进入业余体校或传统项目学校---进入省体工队---成为国家队队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在这样“一条龙”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中得不到系统的文化课学习。于是学校竞技体育将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沃土。探索出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成了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关键词: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培养

 

1 前言

长期以来,河南省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一直采用单一的“一条龙”模式:通过选拔或比赛挑选出有运动天赋的运动苗子---进入业余体校或传统项目学校---进入省体工队---成为国家队队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在这样“一条龙”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中得不到系统的文化课学习,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运动员退役后几乎找不到工作。原因是体育系统与学校联系不密切,学校良好的育人资源没有和竞技体育配置好而导致运动员个体不能全面发展。论文检测。论文检测。河南省大部分体育赛事都是由体育系统主办,单纯追求训练竞赛成绩,忽视运动员文化素质。转型期国情要求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于是学校竞技体育将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沃土。探索出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成了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探索与发现新的适应我国发展要求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为应对近几年来业余体校的逐步萎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定位模糊   [1]   ,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优秀生源不足等情况,开始尝试由教育系统参与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体育局开始与教育局联合探索“体教结合”之路。从河南省大学、中学、小学及体育运动学校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整合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特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河南省部分中小学体育特长生、体育运动学校学生、高校的体育管理人员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等查阅了有关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和相关学术期刊,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2.2.2访谈法:对河南省体育局的相关领导和部分学校(包括小学、中学、体校和高校)的体育主管领导和教练员进行了多次数访谈,从他们那里了解到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及现状等,为本论文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2.2.3逻辑归纳法:在本研究中,运用归纳、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分析论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河南省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依据不同学校运动项目特点、运动条件、场地设施及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重点的设置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不再是单一的“一条龙”模式,而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中、小学运动队的管理主要是体育组和体育老师负责,体育运动学校以教练员主要负责运动队的管理与训练,而高校绝大部分以体育部或学院体育专业教师承担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任务,从而达到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3.1.1河南省学校运动项目分布情况

河南省中、小学体育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课余训练,训练一般安排在早上午和下午的课外活动,由体育教师负责训练工作。目前,河南省中学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教育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试点中学11所,参训学生300人左右;二是体育系统所管辖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其中,省级255所,市级367所,县级639所,参训人数约37850人。单从人数来看,后备人才的规模比较可观,但质量不高是突出问题。从项目布局来看,小学以田径、篮球、乒乓球等为主;中学主要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乒乓球为主。

河南省目前有18所体校,作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单位之一,在培养体育专门人才方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体育两个战略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已有的世界冠军中有95%来自体校   [2]   ,邓亚萍、孙甜甜、陈中等也就是从体校选拔出来的。体育运动学校由于自身的特点项目布局相对较全面,但一些优势项目过于集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全国的体育运动学校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学校经费短缺,生源不足,学生出口不畅,这使得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体育运动学校及运动项目都有萎缩的趋势。但由于河南省奥运会冠军的影响,体校内乒乓球、网球、跆拳道等项目有上升发展的趋势。

高校作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输送地,近两年根据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师资力量及场馆设施等,经过省教育厅的审批,逐步建立了一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截止到2007年,河南省经过教育部和省教育局批准的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高校有16所,分别包括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航空管理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河南中医学院、中原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黄河科技学院、西亚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河南公安专科学校、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工学院。其中,郑州市内的高校有9所,占总数的56%。而各个学校所招收的项目到2006年已增加到10个项目,分别是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艺术体操)、武术、游泳和航模,每个高校根据自己的项目优势和特点每年招收1―4个项目不等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杭州市周边地区在校大学生参与
下一篇论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