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思维与动机——创造力具有可教育性的心理学阐释

时间:2016-04-29  作者:佚名

摘要:近年来,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创造教育,创造教育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然而在创造教育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只是人类必教性的问题,即创造力如何教育、怎样培养的问题,却忽略了必教性的前提——创造力的可教性。创造力是不是教育培养出来的?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从心理学思维与动机两个层面对创造力具有可教育性进行了论证,从而肯定了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获得提高的可能性,为个体创造力的提升乃至创造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论文关键词:思维,动机,创造力,可教育性

一、思维与创造

1.思维——创造力产生的源泉

首先,创造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统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再到概念,这是搜集资料并进行初步加工整理的过程,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个体借助于逻辑推理,“将对具体事物的感性表象上升为意象,将记忆中的形象的表象作为思维材料,以联想和想象的形式对其进行再现、分解和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2]形象思维是引发联想、产生灵感和直觉的重要思维形式,在创造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其作用的发挥却离不开逻辑思维的辅助与配合。没有逻辑思维严格周密的分析推理和逻辑判断,没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而仅凭灵感、想象去获得创造成果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次,创造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创造过程离不开逻辑思维,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创造是对‘符合逻辑’的超越”[3]。因为只有跨过逻辑的思维定势,思考才会豁然开朗。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发散思维,它是多向的,立体的。创造过程需要这些不同的思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推理演绎,作出最佳的选择以期待创造的灵感,这就需要聚合思维的参与。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成双成对,共生于创造的全过程。可以说,创造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高度统一的产物,是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循环往复的结果。

再次,创造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有机统一。直觉思维“是一种不依靠明确的分析活动,不经过严密的推理和论证,而仅从感性材料中直接捕捉、迅速领悟到问题的意义和解决途径的思维”[4]。这种思维模式是跳跃式的,是刹那间将长期的学习、经验的积累与对事物的感知、理解迅速融为一体,最终以顿悟的形式把创造成果展现出来。与分析思维相比,它没有明确的逻辑规则,径直的走向结果。然而,在顿悟之中却包含理性分析的思维过程。创造结果虽然以直觉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实际上,它是已经在头脑中经过了逻辑程序的分析思维的高度浓缩和内化,因此,直觉思维虽具有非逻辑思维的特点,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理性认识形式。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这两种思维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思维的可塑性

思维的生理基础是大脑,大脑具有可塑性。大脑神经元的数目多达140亿个,而实际利用的只有20%—30%,余下的部分均未被开发利用。大脑中蕴藏的巨大潜能为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性。创造力来自创造性思维,而思维水平的高低又依赖于人脑中知识系统的构成情况。经过大脑精密加工以及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知识系统可以使思维更加灵活、快捷。素质教育论文由于大脑对大量信息的反复加工,对神经细胞反复刺激,使原来的突触结合进一步增强,同时大脑又将那些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建立起新的知识系统,这样在头脑中产生的图像更加完整、逼真。在此过程中,思维便得到了发展和强化,因此,许多中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把学生的思维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此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可见思维训练是可能的,思维具有可塑性。

二、动机与创造

创造力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多维复合体,创造过程不仅是智力因素展现的过程,更是一个非智力因素展现的过程。非智力因素的范围十分宽泛,动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动机——创造力产生的根本动力

作为行为的动力组织系统,动机一方面通过其他个性特征影响着创造力,另一方面,它作为创造过程的即时动力直接推动着创造活动的展开。恩格斯曾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5]

从根本上说,创造源于需要。那么,人为什么会有创造需要?能否引起需要,首先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体感到缺乏些什么,有不足之感;二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有求足之感。需要实际上就是在这两种状态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6]马斯洛认为,动机表现出先天固有的层次,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使自己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的需要,这种需要往往成为人们的创造动机。个体创造力只有沿着个人禀赋优势的方向发展,才能体验到最高度的满足。正如他所言:“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7]

实际上,动机要想在创造中具有始动功能,必须有外界诱因,不具备这种条件,动机只能成为一种愿望,而不能成为始动因素。有了需要,再加上外界诱因,就产生了创造动机,而这种动机必须是内源性动机,没有功利性目的,只有具备了更高尚、更强烈的创造动机作为内部心理动力,才能形成稳定的创新意识,才能把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未知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当成一种具有强化性的刺激,才能思维活跃,不受束缚,敢于突破,富于创造。因此,只有当我们被任务本身带来的愉快所激励时,才更容易激发创造性。

2.动机的可塑性

个体的兴趣、个性以及情感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均会影响动机的水平,动机的强弱会随着这几个要素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决定一个人态度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因此它对个体活动,尤其是认知活动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兴趣往往会成为活动的内部动机,支持活动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认知活动中,当个体需要获得满足后,兴趣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随着活动进程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进而产生与认知水平相一致的新兴趣,而新兴趣又会导致新动机的产生。可见,浓厚的兴趣会引起个体对创造的需要,进而激发创造动机,提高创造效率。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引发创造,这往往是创造成功的三部曲。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培养形成的对某项活动的兴趣,其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创造活动,更需要兴趣的支持。邹韬奋曾指出:“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机敏。”[8]求学如此,创造亦然。一个人倘若勤奋刻苦,态度端正,再加上有浓厚的创造兴趣,他才会具有主动的不断追求新创造的热情。

第二,个性。创造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定创造的内容与方向,当出现动机间冲突时,即同时出现多个目标,都能满足创造的需要时,那么创造个体就会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倾向的目标开展活动,完成创造。这就说明,人的个性倾向性对动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导向和支配作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塑造校园感恩文化培育德智双馨人才
下一篇论文:试论心理素质提升课的建设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素质教育论文
最新素质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