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大趋势,要求用“贯穿一生的教育”逐步替代“管用一生的教育”终身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单纯是知识传递,而应贯穿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培养个体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主张不仅要掌握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和独立性,创造性地解决所面临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终身教育注重个性化发展,强调人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为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
4、现代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认为:任何管理理论与实践实际上都是基于对特定人性假设而提出的,不同的人性假设对应着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现代管理理论发展演化的内在逻辑是沿着人性假设的思路展开的,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也实现了从只注重成本的降低、产出的增加到重视人的管理、人力潜力的开发的转变,建立在“自我实现人”假设基础之上的人本管理理念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景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吸收并体现了人本管理思想,在评价过程中,以教师为本,赋予教师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以教师为主体,不断促进教师个人发展与教师专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正是顺应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要求,强调教师个体在学校组织中的价值,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个人具有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同时承认教师的发展需求与组织的发展需求是能够统整在一起的,把对教师的管理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主要包括评价目标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运行模式的科学性、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等。
1、评价目标的发展性
教师发展性评价教学的过程,是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和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目标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是体现发展性
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发展为宗旨,在评价过程中根据“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师评价。对于工作上和业务上有任何一点进步的教师,无论其现状何等的不理想,离教育教学目标有多远,都应该给予鼓励,帮助他是们改进,促使他们发展。
(2) 结果是与行政奖惩制度相脱钩
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兴师动众,为了保证优秀教师获得加薪、晋级的机会,学校必须对全体教师开展评价,然后划分等级。这种评价制度让大多数教师感到怀疑、惧怕、不满。其结果不仅背离了教师评价的初衷,而且影响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无法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发展性评价立足于教师的未来发展,不再成为奖励和惩罚教师的机制,而是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成为促进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种措施。
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1) 教学科研和综合素质相结合
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要具有现代价值观和现代人的思想素养;从事教学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协调控制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具有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人格。在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过程中要把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综合素质结合起来。
(2) 现实和未来相结合
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评价教师时,不仅看教师的过去、现在的工作表现,更看教师的未来发展。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教师的现实表现,不是为了奖惩,而是为了了解教师的现状,从而帮助教师克服缺点,确定教师发展的需求,制定发展的目标,提供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促进教师与学校的未来发展。
(3) 个体和整体相结合
在注重个体发展的同时,要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结合。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一方面要为学校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又要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这种需求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充分考虑教师的这种需求,在评价过程中,努力向教师提供发展的信息,如:学校组织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符合学校的需求、他们享有的权力和义务等。获得这些有用的信息后,教师不断取得进步,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教师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当广大教师这些较高的需求得到较大满足时,他们则能表现出较强的事业心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定推动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4) 个人心态和学校文化相结合
要把促进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的融合起来。学校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拥有的独特文化与环境。它是由学校的历史、校风、领导风格、教师个人的价值观等所决定的。如果评价活动不能与教师的文化和心态相容的话,他们就会在心理上排斥这一活动。在编制评价方案时,让教师参与整个方案的编制过程,使他们了解评价的意义及制定评价方案的依据,则能使他们在心理上接受这一方案,以后在行动上积极地配合组织者开展评价活动,达到与学校意志的统一。
3、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
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是一种新的评价理念,更是一种新的评价实践,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
(1)具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第一,它很全面,即涉及教学的主要方面,至少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第二,它很细化,即评价指标所指明确;表达扼要;第三,它很客观,即各指标的权重值与该指标体系中的地位相一致。
(2)采用全面、综合的评价信息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通过多种途径大量掌握评价对象的信息,做出正确评价。首先,通过学生评教获取信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师的教学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让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是收集教师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其次,同行评教也是收集信息的途径之一,同行老师可以是学校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通过经常性地深入课堂中听课,实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并了解学生对教师的反应,并可及时为教师提供建议和意见。再次,专家评价。专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给出比较中肯的意见。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