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师生交往的匮乏与异化

时间:2015-10-24  作者:佚名

摘要:教育交往是在教育这一特殊社会领域里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师生交往是教育交往中的一个侧重点,然而现代教育中的师生交往存在许多匮乏与异化现象,我们必须建立对话式师生交往,通过师生讨论、师生合作以促进师生交往。
论文关键词:师生交往,匮乏,异化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有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中的个体无不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中。人不可能孤立地、静止地存在于世界,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通过交往活动来发展自身,生成自我。交往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与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 “在人的自我生成存在上的三重阻力有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训练, 它与训练动物相似; 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 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在他看来, 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则是双方( 我与你) 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他认为,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对话, “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不是一般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它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 而是主体间交互作用的主体间性的关系。交往的双方都是主体, 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 它们塑造的不是对方, 而是在平等、自由、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相互间的关系, 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融合。由此可见,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是一种精神性交往和生成性交往。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都发挥着主体作用,因而,师生交往是教育交往中最基本、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的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左右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

二、师生交往的匮乏与异化的表现

尽管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机会均等,师生关系和谐,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师生观的影响,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使教育成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和训练。现代教育忘记了学生的“生存”, 由此导致完整人格的支离, 个性的扭曲, 迷失于外在的观念、权威、功利、名义、物质利益之中导致教育交往精神的缺乏或异化,师生不能以平等、自由、自主、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成为一种虚假的教育交往,师生交往的匮乏与异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独白”式教学形式存在于现代课堂

“独白”,顾名思义,一个人自言自语,无视观众和听众的存在或缺乏与听者的交流与反馈,将听者视为无生命的物,是一种异化了的交往。独白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角,课堂为舞台,教师自导自演的,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关系成为师授生受的关系。独白式教学无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现有水平, 而只是忠诚于学科的逻辑, 把教学看成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 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我们可以经常在文科类性质的课堂上,(例如,政治、历史等课程)一些教师经常“照本宣科”地从头讲到尾, 从头写到尾,学生兴趣全然消失,以至昏昏欲睡,使双边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这种教学只是一种知识的复制或再现,本质上是灌输性的、机械性的,而不是生产性的、创建性的;只追求效率,放弃了意义;只忠诚于学科, 却背弃了学生。学生在独白式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 既缺乏形式上的语言交流,也没有在平等民主基础上进行师生对话,更别说有丰富的体验,自我的生成与实现,师生心与心的交流的精神交往。

2、表面化、形式化的师生交往

现代化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师生之间的交往,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这种师生交往徒具交往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我们经常看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问答,一些教师往往为了在形式上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不停地向学生提问,而这些问题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高层次智慧活动,仅仅流于形式。例如,教师经常在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并且所有其他学生都明白这一简单问题的正确答案后,教师还要问其他学生“他回答得对不对”,甚至还要追问“回答得好不好”等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这样的课堂问答不只流于形式,而且也窄化了师生交往,无法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更不能达到人与人精神的相契合,是一种关键人物表面化形式化的交往,不具教育性,是教育交往的异化的表现。

3、 垄断式、独裁式、占有式的师生交往

教育活动中提倡师生交往,不仅意味着交往的双方(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也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具有平等交往的权利,以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地全面发展。但往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的交往只为少数人所独享。学生都是个性、能力、气质、地位不同的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使得课堂教学中的交出现不平等性,垄断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会因对象不同而给予不同的交往机会。教师一般更愿意与班上的班干部、成绩优异、地位较高的学生交往,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交流,而往往忽略成绩较差、地位较低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问答往往只定位在少数尖子生上,有的学生一堂课被提问十几次,而有的学生无人问津,只是作为这种所谓的师生交往的背景,作为陪衬人,被动地接受着别人交往后的成果。此外,师生交往在言语交流方面也出现垄断现象,优势学生群体、成绩优异的学生群体一般垄断了教师积极方面的语言,经常给予表扬与鼓励的肯定性评价,并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而一些弱势学生群体、成绩低劣者则垄断着教师的消极语言,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与指责的否定性评价,并很少给学生思考与充分表达的机会。这种不平等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相对于学生是相对成熟和具有一定知识技能优势的主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对学生倾向于控制和专制,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被忽视,甚至学生不能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的权利。这种垄断式、独裁式的师生交往是一种虚假的异化的交往。

三、促进师生交往的真正走向

1、建立对话式师生交往

对话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一种用语言为中介的交往方式。对话双方都是独立自由自主的个体,都须在民主平等基础上,向对方敞开,相互协调、相互激发的自由交流在交流中超越自身限制,生成自我,形成新精神、新境界。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交往互动的交流过程,师生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坦诚相见,通过对话交流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在相互理解的对话中,相互启迪,相互激励,在人格上相互砥砺,精神上相互融合,共享精神成果。通过对话与理解,师生建立起平等、自由、宽容的关系,就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的主体关系。 “对话和理解使双方面对面地交流,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做与自己交谈的‘你’,这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关系,双方亲临现场,在精神的深处被卷入了并沉浸在与被吸引到对话中”。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对后进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下一篇论文:浅谈电工电子实验过程中如何做到“授之以渔”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