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课程标准已经把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其中之重点。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会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好在学生个体身上有机地统一。教师要依据现代教育教学整体目标,对后进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他们进行鼓励。还要逐步分解出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短期目标,让后进生一步一步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踮足可及,跳一跳,够得着。真正把教学工作作到面向全体学生。
论文关键词:后进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教学
新课程下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在学生个体身上有机统一。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已经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后进生的心理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他们不但有强烈的自尊心,而且非常敏感别人对他看法。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话或者叫他帮忙拿一次教具、擦一次黑板、拣一片纸屑都会让他们觉得受到了老师关注。所以,在教学中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理解。
我认为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先我就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1、尊重“后进生”,营造“亲和力”。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区属的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的地方,生源不太好,后进生的培养是我校教师最头疼的。大多数学生家长给不了他们好的学习环境、不会教会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培养完全来自我们学校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比如:在我们班就有一位男生,智力一般,性格内向,动作又慢,成绩很差,经常完成不了作业,父母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在外打工,忙于生计。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家庭生活还处在温饱的状态。以前和他谈话时,他总是低着的头,平时同学们的嘲笑和谩骂使他产生非常严重自卑心理。后来,在数学课上我就经常让他到黑板上演板一些较容易的题,让他体验成功,给予表扬,并每次都让全班同学给他较长时间的鼓掌。下了课或在走廊上碰见他我就摸摸他的头,对他笑一笑,有时叫他帮忙拿拿教具什么的。使他感受到了别人的关心和尊重。最近,我就发现他在学习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作业能交了,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有时也会和同学玩,人也多了一些自信。偶尔还会主动问我要不要帮忙拿什么。我想,他能有这些改变不能排除心理上得到了情感的满足、有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的功劳。
我想,要关注后进生,就应该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行为等。与他们的交流要注意场合和措辞;切不可挖苦、讽刺、体罚或是变相体罚。作为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要表现出老师对他们尊重、信任和宽容,营造“亲和力”。
2、 善待“后进生”,给予更多的机会。
在数学课上后进生们大都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爱做小动作。面对这些后进生的学习问题,大部分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在课堂上大都会出现优等生一统天下的局面,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后进生当旁观者。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尽可能多的进行一些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再有意叫小组中能力差的学生念出小组讨论的结果。或有意把问题分成几个层次进行比赛,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做,一般的题目让普通的学生做,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做。改变以往优等生在课堂上“主唱”的现象。这样,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并对课堂产生兴趣。再比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后,故意让那些“不自觉”的学生当小组长,分派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稳住他,让他没有时间去“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做小动作”等。
3、寻找“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呈现多元化。这样不行,那样行;今天不行,明天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考 100分,那些成绩平平甚至很差的学生,仍然有他的特长,仍然是一名好学生。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后进生的“闪光点”和日常生活中微小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肯定、赞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引导后进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点燃心中的希望之火。比如:在去年我刚带毕业的六年级里,就有一位同学上课时特别喜欢插嘴,但课后又不能按时写作业、字又差、还会说脏话等。是位典型的次后进生,但是,我每节课都会尽量满足他或者是让别的同学反驳他。这样,有时还会给我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所以,我认为作为老师要正确对待爱插嘴的学生,循规蹈矩的学生是不会随便插嘴的,胆小怕事的学生又不敢插嘴,不动脑筋的学生无法插嘴,只有上课精力集中、思维敏捷的学生才会插嘴。虽然他的成绩不好,也许讲出来的是错的,但是遇到这类情况,我们教师要善于处理这种难堪局面,与其为扰乱课堂纪律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如顺水推舟,肯定他的亮点,遇事论事,也许效果会出乎预料。
二、对“后进生”进行“特殊”的评价,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
1、课堂语言评价
课堂中的评价影响到后进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后进生时千万不要吝啬表扬。比如,对能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后进生,不管是对还是错,教师都应积极给以肯定,说一些“你真爱动脑筋,继续努力!”等激励性的语言。避免直接否定的评价,还要批评同学间的嘲笑。学生回答不对或不成熟时,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你思维很灵敏,再细心想一想,看能否说得更完整”等。对能够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竖竖大拇指,或全班击掌鼓励;总之,要调动后进生积极主动的思维,除鼓励他们敢于发表意见外,还要消除他们回答问题的后顾之忧。
2、阶段性文字评价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点成功的喜悦,得到一点别人的肯定,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课堂作业、试卷等对后进生进行文字评价,学生也许会获得一种再接再厉的内趋力。比如:教师在批改作业本上或试卷上的错题时把过去冷冰冰的“×”换成“○”。把错题较多的作业或不及格的试卷加上“你的字很漂亮”、“书写很整洁”“如果全做对了那该多好呀?”等鼓励性的语言。我想,比以往写上“重做”或“不及格”要好的多。
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课程标准已经把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其中之重点。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会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好在学生个体身上有机地统一。教师要依据现代教育教学整体目标,采用不同方式或方法对后进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