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情况,从我校的教学改革现状、项目的应用及思考等方面,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谈了体会与思考。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发动机工位,运用
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融教、学、做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改革,本人在该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了教学探索。
一、我校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自2003年开始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传统的“三段式”“学科式”教学模式改为理实一体的“工位教学”,解决了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实训基地,我校新建成的实训大楼,所开设工位课程均按照实际生产需要,实训工位分成两个大区,即总成区和整车区。总成区分为发动机、汽车电器设备、底盘、汽车车身电器、、零配件认知和灯光轮胎辅助工位,主要是对汽车各大总成进行拆装、检查和调整,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该总成的工作原理。整车区主要分为前台接待、销售与服务、维护保养、整车诊断维修和钣金油漆工位。整车工位是在总成类工位的基础上,利用已掌握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实车的生产化训练,达到对总成工位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整和。
二、对项目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项目教学法是为了实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显然,这类人才应有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强的职业能力。能力的培养要经过实践,职业素质的养成也要经过实践,尤其是企业的实践、社会的实践。而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性的实践环节,其中实训又是最基本的。实训领域的项目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其目的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通常有完整的工作过程模式,即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等。
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课程的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完成工作项目为先导,以实际操作为主线,再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重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难点是掌握汽车维修高级技能人才发动机实践技能各项目作业过程和操作方法以及国家高级技能人才劳动部实践技能标准;通过项目教学法制定实训项目以使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维护和修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三、项目教学法在发动机工位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四个教学阶段进行,详见如下:
(一)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法选设项目是关键,主要依据有这几点:1、基于职业的岗位工作要求。2.基于培养目标的职业技能等级要求。3.基于国家职业标准。4.基于工作任务的典型性。根据前期学校安排的教学目标调研工作,对我市汽车修理厂和4S店进行调查,发动机机修工作主要是发动机的大修、维护保养、部件检修和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四类。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工作顺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要求,设立项目与工作流程如下:
项目一:常用维修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4课时)
项目二: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及检修(20课时)
目标1: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8课时)
目标2:气缸体(盖)的变形、裂纹、螺纹孔损伤的检修(2课时)
目标3:测量气缸磨损量(4课时)
目标4:选配活塞、活塞环(2课时)
目标5:检修活塞环与环槽间隙和漏光度、检修活塞环与缸壁的间隙(2课时)
目标6:检修曲轴轴颈和正时齿轮的磨损,检修曲轴变形(2课时)
项目三: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及检修(14课时)
目标1:配气机构的拆装(4课时)
目标2: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2课时)
目标3:光磨气门、镶配和铰削气门座(4课时)
目标4:研磨气门座,气门密封试验(2课时)
目标5:凸轮轴的检修(2课时)
项目四:润滑系的构造与检修(8课时)
目标1: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构造和工作情况(4课时)
目标2:润滑系的故障判断与排除(4课时)
项目五:冷却系的构造与检修(8课时)
目标1:冷却系主要机件的构造和工作情况(4课时)
目标2:冷却系的故障判断与排除(4课时)
项目六:发动机总成拆装(8课时)
项目七:发动机二级维护(8课时)
并配合与技能集成的相应模块理论知识。
2.制定计划
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引领,充分描述该任务,既要考虑工作过程的知识和必要的知识技能目标,又要考虑在完成此项工作任务中体现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