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论文

探索与浅析德育人文方法_叙事

时间:2011-05-20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即如何让学生理解、真正地获得知识的内涵。生活叙事。
关键词:德育,理解,叙事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narrative“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对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德育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观现实,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德育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问题的清晰了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改善与解决问题。

一、当下德育现实问题分析

(一)重灌输轻体验与灌输原则的不当使用

我们知道,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道德教育采取的是比较简单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当时,新的社会制度刚刚建立,人们对新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对一切新思想、新理论都怀着巨大的学习热情,并且乐于吸收各种先进的思想与观念,因此叙事,整个社会人们的思想比较趋于一致,社会风气比较良好,因此,学生的思想比较容易经过老师的传输而灌进自己的脑子里,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因而,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方式曾经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取得过相当不错的成绩。

可是,改革开放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造成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加之市场经济原则在人们思想道德领域所起的一些负效应,社会风气不再像从前那样简单统一,而是充满着诸多思想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但是,我国的德育工作者很长时间都没有及时地探讨社会的变迁给我国德育工作所提出来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致使我国德育过程中出现诸多的知行分离、学生双重人格等问题,德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与它的实际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

其实,任何知识的学习与获得都需要一定程度或一定形式的“灌”,因为我们首先得将我们的知识观点讲解告诉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到相关的知识领域去,“灌”是从“不知”到“知”的其中一个环节。包括我们道德知识的学习同样也是如此。但是,我所反对的是一味地“灌”,“只灌不输”。其实,“灌”只是第一步,关键的在于如何去“输”,即如何让学生理解、真正地获得知识的内涵。可是,我国一些德育工作者却在一段时期内都忽视了这一“输”的环节。误将学生当作一个容器、口袋,只要将里面填满了关于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知识就已经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其实,这恰恰没有真正实现我们的目的。一些学生的“口是心非”,“校内一套校外一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等现象充分说明单一地、简单化地、一刀切地“灌”即简单地、单一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德育知识,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与内在的信仰,因此,当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碰到一些与老师讲的不同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时,往往造成困惑与不解,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已学的道德知识去判断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二)重道德认知轻道德行为

“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 [1]而在古代,“德”又与“得”相通,“德者得也”,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把“德”解释为“外得于人叙事,内得于己”。所谓“内得于己”,即反省自我,端正心性,使个人内心具有善之品性。所谓“外得于人”,就是在内心确立正直原则、端正心性修养的基础上,身体力行,使内心的正直原则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端正内心修养,并身体力行,即为“德”。可见,“德”是有鲜明的实践理性的特质的免费论文网。在现实中,造成我们德育工作实效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德育在很多时候是只重“知”,而不重“行”,或者说是忽视了“行”。殊不知,懂得一定的道德知识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将这些道德理论付诸实践。

德育知性化倾向的发展给我们的实践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的文化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因此,德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必然要求发生相应的调整。在从前的社会里,社会风气比较简朴,人们思想观念较趋于一致,因此,单纯的道德知识的传授比较容易内化为人们的思想,从而指导自己的实际行为。可是,随着社会逐渐向多元化、开放式发展,原来简单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就逐渐出现一些弊端。其中主要的就是形式化危害。由于大家长期来比较重视“知”和“说”,而忽视了“做”,因此,这就逐渐形成了一股“形式风”,只要你知道就行了,大家想当然地把“想”和“做”合而为一了。殊不知,想了未必做,做未必想了。其次,社会转型带来了更多的新形势、新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人们的欲望也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了,各种形式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不断滋长叙事,对于我们德育工作来说,社会环境的变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人文方法探索

(一)理解

1、理解是主体由被动灌输走向主动体验的一种方式

“理解”被认为是人文科学方法观的一个重要代表形态。德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同样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学生就无法窥视到道德教育的最本质内涵,也无法认识到德育对自己心灵、人生的精神指导意义,因此,也就无法达到我们德育的最终目标和宗旨。

“理解”可与“善解人意”之“解”,以及“设身处地”、“体谅”、“将心比心”等语互训。在这一术语下所强调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沟通性行为[2]。从方法观上看,理解是差异性的双方趋同统一的活动。鲁洁教授也谈到,“理解”是有它独特意义的。第一,它是对人而言的,不是对物而言的。对于物与物性我们运用“认知”,对于人和人性用的是“理解”,理解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即:人对人、人对自然、人对社会的理解。在道德教育领域,可以说这三者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与有些学者所倡导的生态体验论是相通的。生态体验论倡导的是:“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之中,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之运行规律,经历内心感动的过程与状态。”[3]即“生态体验作为一种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必须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个向度,去导引体验者认知和体悟生态关系的全部内涵和真谛,触发和生成体验者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4]“理解”和体验在某中程度上是相通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仅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还存在着发生在主体间的理解活动。人不仅仅在认识着、改造着、利用着自然界,同样也和大自然力争和谐地相处着。尤其是近代由于人对自然的许多不合理地利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更是人类的朋友。大自然中除了人之外还有大量的生命存在形式,如动物、植物等。人们常常说“一个人笑得象花一样”,“他长的跟个小老虎一样威猛”,其实是把他们放在与人类同等的位置上说的。人看到花开花谢会想到人生的起起落落,看到动物受伤,也会伤心难过。即“理解”让人拥有超越人类中心立场的博大胸怀,对非人类主体的自然物也产生理解。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多数也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一个用着满腔热情对待周围世界的人。

2、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移情

人的理解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下面我们重点谈一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叙事,因为它对人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德国哲学家施莱伊马赫认为理解是理解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精神的一种复制和重构。狄尔泰认为,理解是通过自己的类比、想象、领会而把握其他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的特点。鲁洁教授也谈到“人对人的理解的过程是人以他全部精神因素以期全面、完整地去把握自我或他人的精神、意义与价值。为此,理解的过程既不止于认知的过程,也不止于情感的过程,它所投入的是全部人格因素,它是对‘你’‘我’‘他’作为人之相遇、相知、相通。”简单来说,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根据自己的愿望、需要、追求、价值等来把握、规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调动起来的是人的全部人格因素,需要用到人的全部生活经验、人生体验等。理解虽然是差异性双方互动性的强调,即不是基于“你理解我,我才理解你”的模式,而是诉诸自我本身的一种努力态度免费论文网。即使“你不理解我,我也理解你”[5]。它强调的是理解主体自身的一种自觉自愿。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要使自己的工作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生的切身生活经历与经验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于道德的认识与理解。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人的理解呢?这是摆在我们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学生们可能都会熟练地背出“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可是,他们未必真正地理解这些行为规范的内涵。发生在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也十分地繁杂。我觉得促进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角色的置换,通过角色的转换,实现移情。所谓移情指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感反应,也指对另一个人的内在状态的认知觉察。通过角色变换、直接联系、间接联想等方式,使自己站在他人的位置,体验到他人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与习惯。例如大家都知道要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可是有些同学当面可能不说,可背后却恣意地嘲讽那些残疾人的缺陷,对他们一些笨拙的行为感到好笑。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美国的一个参观机构,里面为人设置了多种体验情境,有的是一间黑屋子,有的是隔音的屋子,有的是为参观者设置了轮椅,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以后,可以任意选择,其实当孩子们在每个屋子里参观的时候,充分体验到了身为一个盲人叙事,一个聋哑人,一个失去双腿的人……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无助,因此,也充分理解了身为一个残疾人的各种不便,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理解他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解决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学生迷恋上网的问题
下一篇论文:不可忽视的感恩教育中的空格_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德育论文
最新德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