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共同愿景就是组织中人们共同持有的、发自内心的愿望的景象,它可以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这些固然要做,也很有必要做,但许多企业却将其本质的东西漏掉了,没有按照其理论和模型,结合企业、团队、个人岗位的实际,做实实在在的工作,缺乏个性,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出现创建与企业管理相脱节,创建与企业经营相脱节,造成“两张皮”现象,实效甚微。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共同愿景,理论联系实际
一、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人们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在这个概念里,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全体成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二是能让组织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的意义;三是通过学习,能改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一个组织如果整天只是学习而没有创造,不能产生新的能量,则这种学习就是无效的,这个组织就 不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强调“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就是要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强调工作中的反思;“学习工作化”就是要把学习看做与工作一样,同样要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
由此可见,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应对入世、参与竞争、壮大自己、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
二、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及理解误区
1.学习型组织的内容
(1) 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
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它蕴涵着我们平时对待工作、生活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全力以赴,另一种是尽力而为。
(2) 改善心智模式——用新视野看世界
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心智模式不仅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影响人们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会导致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受阻。因此,我们必须改进不适合我们的心智模式,创造更适合我们的心智模式。
(3) 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共同愿景就是组织中人们共同持有的、发自内心的愿望的景象,它可以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
(4) 团队学习——激发集体智慧
团队学习就是指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5) 系统思考——见树又见林的艺术
它是看整体的一项修炼,它是一个架构,能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非单一的事件,能让我们看见渐渐变化的形态而非转瞬即逝的一幕。
2.学习型组织的理解误区
(1)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持续创造活动
善于学习和自主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变革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生命不停息,学习不止步;企业要发展,学习必先行。免费论文。而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向学习型组织目标迈进的探索、实践与创新的过程,其关键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是行动,它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有人问《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是什么?圣吉答:用两个字说是“创造”,用四个字说是“持续创造”。正因为学习型组织培养的是持续创造精神,所以,我们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时候,不能寄希望于定几条标准,搞几次验收,评几个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就算是完成了创建工作。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深层次认识学习型组织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用新的观点、理念来理解我们正在进行的创建工作,不能搞一阵风似的形式活动,不能把创建学习型企业停留在让员工接受几次培训、读几本书、写几篇体会文章、搞几次活动这样的水平上。
(2)创建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工学矛盾”
学习成为劳动的一部分是劳动的新形式,“工学矛盾”这一认识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组织集中学习培训时基层单位岗位人手不足,抽不出人来参加培训。这实际上是一个统筹协调的问题,可我们有些职工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同志错误地认识这个问题,以至于一谈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就认为“工学矛盾”是一个难题。应该说,过去存在这种认知不足为怪。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只要习得一门技术到国有企业就业后便算是一劳永逸了,在工作中员工只要利用所学或过去成功的经验就可以了,不需要创新,需要的是“计划” 、“控制” 、“检查”、“一切行动听指挥”。既然不学习也能完成工作,那么学习自然成了工作之余额外的事情,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根本无从谈起。况且,学习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工学矛盾”观念便自然出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其面临的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企业改革改制、重组兼并,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同样,企业环境的改变,也决定了企业员工的生存环境受到挑战。无论企业还是个人,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大大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于个人而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要想“适应环境变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得更好,学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任何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和改造,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我们去学习,去适应。工作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学习也是如此。免费论文。免费论文。
(3)形式化严重,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创建学习型企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本企业实际,体现个性要求,可是许多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时都出现“贴标签”的形式,凡与“学习”有联系的内容,统统贴上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标签,如:让员工读几本书,写几篇心得体会,开几次座谈会,接受几次培训,开展几次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这些固然要做,也很有必要做,但许多企业却将其本质的东西漏掉了,没有按照其理论和模型,结合企业、团队、个人岗位的实际,做实实在在的工作,缺乏个性,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出现创建与企业管理相脱节,创建与企业经营相脱节,造成“两张皮”现象,实效甚微。
因此,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就必须更新观念,那种一学就会,一学就灵,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争创”活动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短期突击是很难奏效的,必须要有长期打算,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同时,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对学习型组织这一“舶来品”要加以客观的认识,要在精读原著的基础上,多深入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论述以及一些成功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典型案例,这样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体现个性要求来组织学习,既要注重组织员工学理论、学管理、学法律,又要注重组织员工学科技,结合企业开发、引进、使用,推广高新技术,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做到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创建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员工凡事必须结合实际进行系统思考之后再作出决定或决策。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坚定信心,不懈努力,一定能成功地创建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 王德禄.知识管理——竞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97-98
[2] 高正平.对学习型组织的冷静思考.企业管理,2004(3)
[3] 芭芭拉·艾伦.创建学习型组织[M].徐释文,李志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4
[4] 罗宾斯.管理学[M].黄卫伟,等,译. 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89
[5]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