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在初三语文检测卷里看到几句话:“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会变得荒芜,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的: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有一位犹太人的故事让我感动至今,讲的是在二战时候的一位犹太男人,在自己遭到德国纳粹党的杀害前几分钟对三岁的儿子讲:“宝贝,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很刺激。现在我们已经得了700分,再得一些就到1000分了,这样我们就胜利了。马上有一些人装扮成坏人要来抓我,你不要讲话,就能得100分,等会如果看到你的妈妈也不要出声,就能再得100分,再等会,我们的部队就会开着坦克过来,这时你就可以坐上坦克,胜利地得到1000分”。没几分钟,纳粹党过来抓住这位父亲就押着走了,临走的时候,这位父亲对儿子挤挤眼,笑一点,儿子也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在游戏中,同样也对父亲挤挤眼笑一笑,退在路边。过一会孩子的母亲也同样被押着走过来,孩子也对她挤挤眼,办个鬼脸,再过一会,德国纳粹党开着坦克过来了,孩子认为真的是父亲所说的自己的部队来了,高喊“我们胜利啦。我们胜利啦!”纳粹党分子看到还有个可爱的孩子,一高兴停车下来抱着孩子上了坦克。当到了一个小村庄时停了下来,孩子见到了母亲,母亲激动地抱起了可怜的孩子,才知道孩子的表现是父亲设计的游戏,是不让孩子有残酷的仇恨。是父亲对儿子生命的最后的最善最美的爱——不要有罪的印象 。
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容易让学生理解和遵守。比如放映《南京大屠杀》让学生谈谈当时的南京人民为什么会有哪么多的人民遇难?凭个人平时的勇猛不就行了吗?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就会得出,没有国家,个人再能都不能长久的安全和幸福。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如何爱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答出了五爱、守法、成才意识、环保意识、团队精神等内容。当时不要结束答案,让学生课后写出多个方面。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大局意识,才会快速成熟,勇于负责。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再比如放映《汶川大地震》,就直观地体现没有国家的有组织的抢救,灾区人民的命运将不堪设想。这就像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所有的学生,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应该全是优生,因为中小学时期是培养人的时期,不是比赛选择人才时期。有几个文人是老板?温州人为什么会赚钱?前一段时间的《宿迁日报》一直在报道温州人的成功之路。因为他们实际,他们不空想。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经验表明: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快,对社会最具有动力的因素。日本目前多项生产水平世界第一,就是其拥有充分的素质很高的技术人才。德国把职业教育看作是经济必民的“秘密武器”:近几年德国只有约30%的青年选择上大学,约70%的年青人则选择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芬兰每个学校都有手工艺设备,一半以上的学生在职中。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