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了世界性金融危机。在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的情况下,中国、俄罗斯等国也无法独善其身,面临着重大挑战的同时分别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深入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现状、形成原因及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并对中俄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比较。论文关键词:俄罗斯,中国,金融危机,对策分析
 一、导论...........................................................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2 二、全球金融危机概况及形成原因.........................................5 (一)全球金融危机概况............................................5 (二)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5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俄两国经济的影响....................................7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7 (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7 四、中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与比较................................9 (一)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对策....................................9 (二)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应对措施.....................................10 (三)中俄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比较................................10 五、结论..........................................................10 参考文献............................................................ 致谢...............................................................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8年美国华尔街爆发的次贷危机很快蔓延到全球,演变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破坏最甚、危害最久的深刻危机,给世界带了空前的灾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各国政府也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对提振信心、缓解危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金融危机的特点是爆发快、来势猛、范围大、影响深,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主要有: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续;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金融及评级机构缺乏自律,导致风险信息和资产定价失真;金融监管能力和金融创新不匹配,金融衍生品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吃一堑,长一智”,在后危机时代须从中认真吸取教训,正确处理储蓄和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根本上找到化解危机之策。因此,研究与分析俄罗斯与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有助于中俄两国丰富应对危机的实践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该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全球金融危机概况及形成原因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俄两国经济的影响——中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及比较。 2.研究方法 研究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能否有一个逻辑严密合理的方法论,决定着研究思路的合理性以及研究结论的适用性。本文在论述过程中,根据研究思路和分析的需要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综合归纳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章在研究全球金融危机概况及形成原因时,通过具体分析归纳出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对全球金融危机在各国的发展态势做到一个大致的了解。 (3)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文章在探究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俄两国经济的影响时,注意与实际中的经济现状及各方面影响因素相结合进行分析,进一步丰富了金融危机理论内涵。 二、全球金融危机概况及形成原因 (一)全球金融危机概况 2007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即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危机)引发的,其实质是次级房产抵押贷款所作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过程中出现制度缺陷、链条断裂的危机。 2007年春季,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显现。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界金融公司宣告破产。随后,有20多家次贷供应商宣告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随之,大量次贷形成坏账,基于这些次贷的证券业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 2008年7月,美国金融市场再度紧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因陷入困境,被美国政府接管。 2008年9月,美国的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无奈破产;高盛、摩根士丹利实施业务转型,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和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相继被美国监管机构和美国银行收购;华尔街经历了一场“世纪洗牌”,并迅速波及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经济体和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其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被认为是1929年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从雷曼兄弟、AIG、华盛顿互助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破产或被政府接管,到全球股市持续暴跌,到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出台大规模的拯救行动却未能取得成效,全球金融体系乃至全球经济如同陷入沼泽,呈愈陷愈深难以自拔之势。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后果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低迷甚至衰退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期,受严峻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多数经济体的经济或为零增长或为负增长。 (二)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美国,是美国消费模式、金融监管政策、金融机构运作方式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过度超前消费的长期积累。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