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从福娃的英译名看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

时间:2016-03-19  作者:王金英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日益受到重视的声音,中国人所说的英语必定带着中国文化的内涵走向世界。中国人也会面临更多用英语表达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问题。本文从福娃的英译名出发探讨了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中国英语,文化,发展,趋势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组委在确定吉祥物福娃的国际译名时,曾提出了“Friendlies”一词,引起了较大争议。笔者认为这个译名未能准确体现福娃的文化内涵。福娃有五个,其含义除应对奥运五环五彩的基本含义之外,还有:(1)源于《尚书·洪范》的五福临门;(2)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3)代表鱼娃、熊猫、火娃、藏羚羊和北京燕这五种中国动物;(4)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宋瓷莲花瓣造型、奥林匹克圣火、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和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的配饰;(5)合五福娃名字之音为 “北京欢迎您”等等内容。福娃的内涵如此之丰富,Friendlies一词难以覆盖,也是任何一个英语单词难以包含的。勉强以“Friendlies”一词代之,只表达友好,或者由体育领域各种友谊赛(Friendly)产生对奥运会的联想。不如通过解说将福娃的含义推广到世界,而以Fuwa称呼它,简单、明确,中国人明白,外国人也明白这是地道的中国制造。福娃最终以Fuwa的英译名面向全世界,说明了中国英语在表达富于中国文化特色这个问题上可以做得很好。

二、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的概念最早由葛传槼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他明确指出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译成英语可以称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由此开始区分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Chinglish),后者源于18世纪广州商贸活动中中国人说的洋泾浜(Pidgin)英语,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不地道的英语。此后有许多学者给出了各自对中国英语的定义。1991年汪榕培先生定义中国英语为“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1993年李文中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中国英语主要构成包括音译词、译借词以及独特的句式和语篇”。1995年谢之君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率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贾冠杰、向明友又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罗运芝简单概括为“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变体”。国内对中国英语的研究时日尚短,中国英语的定义未有定论,作为一种英语变体的条件还未成熟,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拟为中国英语的关键在于围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事物上,以此区分中国英语与其他英语。

三、中国英语的词汇

语言是人类用來交流的一种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来表情达意,传递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人们在使用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传递该语言所属文化的内涵。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无法割裂。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没有一种语言能完全一一对应上另一种文化。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中国英语就是用英语进行中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现阶段中国英语中的词汇负载文化内涵最多。

首先看以下这组产生于中国现实生活的词语:

组别

汉语

英语对应词

第1组

琵琶

pipa

叩头

kowtow

风水

fengshui

第2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小康水平

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

第3组

工作单位

work unit

知识经济

knowledge economy

由于文化的不同,这些汉语词语在英语里找不到与之相近的词。

从词汇生成的角度分析,第1组汉语词语的英语对应词是根据汉语直接转译生成的,属音译(Transliteration)。pipa是以普通话为语音基础,kowtow是以粤语为发音基础生成的,原因是叩头最早是以广东方言进入英语的表达。这组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来文化的特色。英语母语者在了解了汉语相关文化背景之后,在交际过程中就能理解所指何物。第2组词的英语对应词采用译借 (translation borrowing)的方式表达,借用英语的表述形式将汉语词汇逐词翻译而成。第3组英语对应词是从汉语意思译成英语后而生成新的英语意思,是一种语义再生,所使用的英语因此带上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同时丰富了英语的内涵,让人印象深刻。以上的英语表达法都是正确的。从这些对应词的产生,我们发现,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英语的使用者会千方百计地找到填补英语文化空缺的方法,用最适合的方式来表达。一旦这种表达方式被部分人认同并传播开去,愈来愈多的人使用它来表述同一种事物的时候,这种表达方式就渐渐被固定下来。每当人们使用这些词语时,在脑海中想到的自然而然是固化下来约定俗成的含义。文化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内容,它促使了语言的形成,又促进语言的发展与变化。中国人用英语进行本民族文化交流时,英语母语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并通过有关信息了解这些词背后蕴含的意思。这是两种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因此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影响这些中国特有词语的生命力的是语言自身的发展和语言所依附的文化的影响力。说中文的人应懂一点英文词汇,说英语的民族也要懂一点中文词汇。从中、英两大语系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实力来看,这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人使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一般都较保守。例如,《现代汉英词典》中“饺子”一词为“dumpling”;“风水”是“the location of a house or tomb, suppos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f a family, geomantic omen”;在词典和大学专业英语的精读课本上,“太极拳”是“shadow boxing”, “豆腐”是“beancurd”。但在实际生活的交流中,英语母语者渐渐了解了中国文化,更愿意使用“zaoji”、“fengshui”、“taichi”、“tofu”,这些词也被收录进入英语词典。在美国甚至还有一种豆腐冰淇淋名字叫“tofutti”,就是由“tofu”衍生出来的新词。其他如drinktea(饮茶), yamen(衙门), yin(瘾), sampan(舢板)等词都在英语母语者中通行无阻。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论文:从翻译补偿视角看许译《西厢记》中叠词的英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