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通货膨胀预期、菲利普斯曲线与货币政策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2006)经过深入的研究,将预期引入菲利普斯曲线,提出著名的“预期修正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即通货膨胀率不仅取决于失业率,还取决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较高的通胀将使人们产生较高的通胀预期,结果是在高失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伴随高通胀而并非传统菲利普斯曲线所说的低通胀。这便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即降低通胀预期将带来低通胀。

 

埃德蒙·费尔普斯强调,在适应性预期的作用下通胀率与失业率在短期内有交替关系。长期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且短期内并非通货膨胀本身,而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间的差异决定了失业水平,政策制定者通过制定意料之外的通胀率来实现对失业率等实际经济指标的调控。所以,长期内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之间不会出现永久性偏差,因此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上的直线。货币政策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失业等调控是无效的,货币政策的长期效果只能对通货膨胀产生作用。

理性预期学派与货币主义观点不同,认为由于人是理性的,因此短期内通胀率和失业率也不存在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内也是一条垂直线,主动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无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都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都对单一规则的政策持支持的态度,不同的是货币主义倾向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经济的长期自然增长率、最终产品的长期稳定价格等相一致,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最优货币增长率应是与公众预期相一致的比率,只有与公众预期相一致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当前学界主流认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更应该将调控目标着眼于控制通货膨胀上,而非其他目标。

2.1.2通货膨胀预期的决定因素

(1)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一国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竞争就愈激烈。在市场活动中各相关利益单位就会愈加关心自身利益而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判断市场未来走向,从而形成客观公正的预期。相反,在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环境下,通常企业和劳动者会缺乏主动预期。

(2)政府公信力。稳定的预期有助于抑制未来通货膨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现实中,许多政府往往会承诺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常通过承诺来降低公众预期。但缺乏威信的政府所做出的承诺不仅不会降低公众预期,反而将会增加公众预期的强度。而如果公众对政府信任,相信政府能够有效控制通胀则会有效降低公众预期膨胀,尤其是当一国受到外部经济因素冲击时,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决定了公众是否会产生恐慌心理。

(3)经济常识及运行情况的普及程度。一般而言,公众对经济领域中一般常识的掌握程度将在很大程度决定其通胀预期的方向及水平。对经济常识了解较多的公众做出的预期较理性、精确。而缺乏必要经济常识的公众所做出的预期具有盲目性欲非理性,将会放大未来的通胀水平。。因此,加大经济常识及运行情况的普及,使公众更多地了解GDP、CPI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含义,对改善预期具有重要意义。

(4)公众基于历史生活成本的评价。通常,过去和现在的经济运行情况及生活成本是公众判断未来情况的重要依据。公众对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生活质量的评价都会对其预期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而言,充满信心的判断产生较低的通胀预期,而悲观失望的评价则放大通胀预期。

2.2三种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回顾及比较

在经济学中菲利普斯曲线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曲线之一,也是宏观经济分析工具中的“标准件”。该曲线将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物价和就业,放置在一个坐标图中,清楚有力地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有三种表达方式:

2.2.1“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种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工作的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75 年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在失业率和工资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可称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见图1)

图1 “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

2.2.2“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罗于1960 年提出。萨缪尔森和索罗修正了菲利普斯曲线,以通货膨胀率替代原曲线中的工资变化率,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萨缪尔森和索罗(1960)认为,短期内工资是唯一的成本,工资的增加就会相应地提高价格水平,工资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一种固定比率的关系,从而就可用通货膨胀率来代替工资率。应该承认,这种修正对原菲利普斯曲线是个超越,它将原“失业—工资”的菲利普斯曲线转化为“失业—物价”的菲利普斯曲线。这种修正使菲利普斯曲线变为一种宏观决策的工具。由于菲利普斯曲线是无差异曲线,各国政府便可以在不同的失业水平和价格决策之间做出相应的选择。萨缪尔森和索罗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标准的或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见图2)

通货膨胀预期

图2 “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2.2.3“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第三种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可称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该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 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具有反向的对应关系即负相关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见图3)

图3 “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2.3通货膨胀预期、菲利普斯曲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理论中的三种菲利普斯曲线分别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间的同向对应关系。关于菲利普斯曲线,西方经济学界曾存在长期争论。菲利普斯提出了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相互交替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提出了长期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主义者则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也是垂直的。

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为经济实践服务的,每一种菲利普斯曲线都包含了通货膨胀预期、菲利普斯曲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特定关系。例如,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相互交替的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政府要降低失业率就必须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因此政府进行决策时就须在高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之间做出抉择。而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指出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只能导致通货膨胀,不会对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

菲利普斯曲线尽管由西方经济学家先提出,但由于其准确、客观地描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大宏观经济变量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因而有较强的解释力。在我国经济转型中,市场作用日益凸现,菲利普斯曲线对我国转轨经济中两大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国内很多学者及专家也深入研究论述了菲利普斯曲线与我国货币政策选择方面的问题。

吕江林(1998)探析了用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看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目标的问题,他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考察与理论分析, 抛弃了 “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 提出并论证了带“调控周期性预期”的中国菲利普斯曲线方程。由此对我国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目标展开计量分析, 得出了这一目标从质上看非常科学, 从量上看“九五”期间保持年均8% 左右的经济增长率的计划指标偏低的结论, 并提出了较合理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的区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
下一篇论文:浅析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