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及能力
(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合作学习的基础便是合作意识,学生只有产生了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意识,才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所以,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思想,只有学生的思想认识独立,才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引导,学生愿意和其他同学学习,学习氛围才会轻松愉快。
(2)重视学生交际能力以及责任感的培养。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这便要求学生的责任感必须出色,必须明确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决定小组合作的成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方便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只有拥有比较出色的交际能力,在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组员间才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有一定提高。
5.组间竞争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应该派代表来发言,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各个小组交流讨论,从而得出完整的结论[3]。小组间还可以竞赛,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一些恰当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提高教学效率。
6.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非常重要,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动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合理构建评价体系,将各种评价方式结合在一起,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并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后,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旭华.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0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