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景
中职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内容的很少。心理学实验证明: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具体形象的事物易于记忆。所以,教师在教学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而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词,如smile、cry、happy、sad、strong、weak、clever ,可借助彩色图片、简笔画、表情或动作进行教学。
比如在教形容词big、small、long、short时,让学生观察教室和周围的物体,来谈谈“What is long”,“What is short”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把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拉进了课堂。对于一些难进教室的教具,比如有关Our school的教具,我们除了运用图片、课件等方式展示外,还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制有关的学具,让学生运用塑料泡沫、纸箱等材料设计一座大楼,包括art room、computer room、TV room、music room等,这些自制道具不但可以在新授教学内容时用,也可为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模拟情境提供方便,并且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发表论文。在学有关职业单词时,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eball player做棒球运动员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学习对话的时候,我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动物、主人公头饰,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主人公。如,孩子学习“Good night”时,教师扮演妈妈,用小椅子拼搭成床,在生活的情境中,中职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和妈妈道晚安:“Good night!”从而习得英语,并能运用于现实生活。表演使本来比较枯燥、抽象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
5、让学生亲自体验,习得语言知识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兴趣点”设计体验活动.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习得语言知识,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真正做到知情合一。例如,让学生亲口品尝水果沙拉,辨别出水果名称,同时用英语讲出来。果然,学生自然脱口而出:Oh, it’s an apple. It’s a pear. etc.再如,教师请学生用手摸三个装有热、温、冷水的杯子,使他们感受并同时学习了单词:hot, warm, cold.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抓住了语言与活动之间的信息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具体感知语言,从而达到自然习得语言的目的,只有这种通过体验得到的语言知识才能长久保持,才能化作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
6、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
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走进了英语课堂。它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模拟各种各样真实的情景。比如在学习Water这个单元时情境,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枯燥的科普说明文,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小水滴旅行记”的课件,把一篇趣味性较差的关于水循环的说明文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整合学习Keeping Fit(Book 1 Unit 5),Sports(Book 2 Unit 5),Health (Book3 Unit9)这三个单元时,为了能使学生有身临其景的感受,同时使学习材料更有趣味性,我用DV拍摄了学生的生活、学习、运动等镜头,把它们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们能在课件中发现了自己和周围同学的身影,既感到亲切又觉得真实、自然、充满人情味,使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鲜活,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开口讲话的欲望,为语言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如布置学生为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的,他们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我们还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收集、摘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如:WTO,CCTV,VCD,kg,E-mail,Windows,“Merry Christmas”,“Made in China”,“You are Welcome”等等。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课外英语而高兴。又如,开展收集电话号码、汽车牌照活动来学习运用英文数字;收集国旗图样、世界著名景观学习英语国名;收集服饰品牌学习英语字母;收听国际台天气预报学习表示天气的英语习惯用语等活动,使学生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去,与实际生活相接轨。
中职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情境,而且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的同时,学会了做人,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要想实现英语学科的生活化,我们必须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让英语走入学生的生活。这样,英语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活力。
(四)课外拓展生活化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布置。
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如在教室里或者校园中设立英语角,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广播台是校园内覆盖面最广,学生接触面最频繁的媒体发表论文。在我们英语教师的努力之下,学校广播站每周二为英语节目时间。在这过程当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工作如确定指导老师人选,和组建采、编、译、主持等节目制作团队,计划每周播出的次数和时间。这样一方面使广大学生逐步适应并乐于用英语获取信息,并在英语情境潜移默化地增强英语使用意识,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节目制作人员,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英语综合能力及个人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一个较大的台阶,为其他同学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带动全校同学学习运用英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
在英语校内外活动中我们(1)利用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节日,让学生制作节日卡片、互赠祝福情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英语晚会等英语主题活动。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同学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的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举办英语晚会既是英语学习进一步升华,也是一次领略收获喜悦的成果展示。(2)经常性地举办一些英语比赛。在课外开展一些与英语相关的有趣的活动或举行有意义的英语比赛,深受学生的欢迎。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如唱英语歌曲比赛、英语风采大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去年我校结合杭州市师生同台技能大赛举行了一次学校课本剧比赛,学生参与的程度、表演的精彩程度让我们教师都感到意外。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英语、感受英语的魅力。(3)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带学生去一些外资企业、涉外宾馆参观、实习,让学生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交流。让他们去体验真实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会真实的语言。通过组织和参与多样化的英语活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策略得到了调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了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四、结论
在实现生活化的英语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尽力将课堂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当中,努力做到让英语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才能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只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才能让英语学习更轻松,更实际,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蒋健美,秦益锋.英语教学生活化浅探[J]. 教学与管理, 2004,(17)
2、王素焕.营造生活化的英语课堂[J].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07,(04)
3、曲波.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 山东教育, 2005,(Z5)
4、蒋健美,秦益锋.英语教学生活化浅探[J]. 教学与管理, 2004,(17)
5、王晓丽.谈英语教学的生活化问题[J]. 职教通讯, 2002,(05)
6、王素焕.营造生活化的英语课堂[J].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07,(04)
7、白素芳.生活情景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 内蒙古教育, 2006,(0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