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中国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_现代经济学

时间:2011-06-0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中国高校现代经济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最终在正确的激励下实现经济学课程有效教学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现代经济学,有效教学,模式
 

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在更广泛意义上指的是课前的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课上的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课后的学生做题和教师辅导。中国高校现代经济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洞悉经济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学生选择学习经济学课程,除个人兴趣之外,通常是因为专业学习要求他们这样做。学生面临的是老师课上灌输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很少能了解到经济学与广大范围里各种事物的相互联系。这一点是学生不喜欢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经济学并不令人讨厌,可以让人兴趣盎然,但前提是在学习经济学理论时能够瞻前顾后,让学生了解某一经济理论出自何方,真实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经济学中各种思想的产生、发展和盛行(或消退)都不是“天外来客”般地外生于整体经济系统之外,通常都内生于历史上的事件,尤其对于宏观经济学而言更是如此。一种理论观点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可以很好地解释当时的现实,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该理论可能难以解释新出现的经济事实甚至就完全无法解释,这一契机最终就往往会催生出新的经济理论。显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就是这种动态的演变过程。因此现代经济学,讲授经济学时,交待清楚不同经济学流派之间的理论观点为什么会不同甚至完全迥异是非常重要并且必要的。

经济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经济思想史对于人们了解经济至关重要。面对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现实,从过去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研究思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建议,任何试图理解经济现象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示,甚至对那些注重直接相关问题解决办法的人也是如此。经济学教师往往主要讲授的是各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是什么,然后再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进一步讨论这些理论观点之间的差异性,而通常忽略其背后的真实历史事件,即使讲,也是非常粗糙的讲,其实,了解经济学理论产生背后的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读书,学生自己也能了解各学派的经济学理论观点是什么,然而他们往往更关注的是该理论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这是相关教材存在的不足,也是教师往往忽略掉的重要问题。现在国内本科阶段的宏观经济学主要讲授的是凯恩斯理论,如果只是告诉学生理论观点是什么,很显然是不够的,至少应告诉学生这一理论的背景,凯恩斯理论有什么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体现出来的,针对它的局限性,后来的学者有没有提出进一步的修正等。

二、掌握经济思想背后的严谨数学和统计推理

对于本科生,教师往往会认为,最重要的是传授经济学思想,让他们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学框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本无可厚非,但这样做忽略的一点是,学生实际上在学习经济学思想并最终胸有经济学成型框架之前,他们更像是一张白纸,任凭教师随意涂来画去,本科生经常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而有时这些疑问是以文字表述为主的初级教材没有给出答案的,在这种到处充满疑惑的情况下,就形成了一个并不是非常系统的经济学框架。其实,本科生在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阶段,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的群体,若他们最开始接触经济学时现代经济学,能够配以更为严谨的数学推导,即经济学的学习合理配以数理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会更为有利,这对于学生掌握数学推导背后的逻辑可能不无裨益。这能让他们知道经济学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思想背后不但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而且还能经过严谨的数理经济学知识进行推导加以证明,并通过计量经济学知识加以检验。这样,“深入”之后,“浅出”来的是“看上去很美”且很简单的经济学思想。对此,国内学者曾专门展开重要阐述,不再赘述。

退一步讲,即便本科阶段并不开设数理和计量经济学课程,也可推荐给学生相应的国内外教材和专业期刊读物,至少也要让那些有志于继续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生知道还有哪些重要的只是需要去学习和探究。或许,教师还可以建议本科生去旁听研究生开设的数理和计量经济学课程。再者,经济学以及其他非统计学专业学生可能更想掌握的是如何应用计量经济学,而不是钻研纯粹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就是学一些计量经济学理论,熟练地使用某个或某些数理和计量经济学软件(例如Matlab、Maple、Stata、Eviews、Spss、Sas),找到一个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搜集中国不同层面的数据对某一经济理论在中国普适性进行经验研究。源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学理论是否普适于中国,中国与美国在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如果该理论在中国具有普适性,就可以指导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如果不具有普适性,则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这就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修正该理论。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定需要,课程的设定也要有所侧重。

三、严肃教学与灵活互动的有机结合

微观经济主体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行为都是在特定的外界环境和制度激励之下做出的理性反应,要想彻底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需多方面配合,最终在正确的激励下实现经济学课程有效教学的目标。当前大学课堂的情况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灌输式的传输,学生在被动地接收,然后课上和课下进行消化和吸收,师生间的互动在课堂上较缺乏。教师授课时要灵活结合中国现实进行有效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学理论在着眼于实践时变得更易于理解,也让中国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时觉得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对于侧重讲授经济学思想的教师,学生有一种诉求:想要知道思想背后的严谨数学和统计理论推导;对于侧重讲授数理经济学的教师,学生有另一种诉求:想要知道严谨的数学推导背后蕴含的直观经济学思想是什么;显然现代经济学,能够同时兼顾二者的教师是最受学生爱戴的,因为此时教师的供给和学生的需求是完全符合彼此的理性要求。

教师授课对于学生而言通常是被动接受、消化和吸收,即便学生感觉听的清晰并且理解的明白,也不应仅停留和满足于这一层面。这种“填鸭式”的灌输只能让学生知道某一章经济学知识说的“是什么”,但却往往导致学生没有做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鲜有针对教材中相关知识进行提问的良好习惯,质疑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更是成了难能可贵的例外情形;第二,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即没有主动去发掘“为什么是这样”,自己主动去解决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的能力也由于这种授课方法产生的惰性而没有培养出来。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应鼓励学生主动通过提出问题来学习,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个理论对吗?不,这不对,我觉得不是这样”,然后将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与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对比,进而与老师进行多方面的沟通,或者先存疑一段时间,仍有同样的问题,再与他人沟通。这是非常好的动态学习方法。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分类及成因分析_分类归纳
下一篇论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探究_实验兴趣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