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颇。英语教学在整体规划和科学性、实用性方面欠佳,教材、教法有待改进。目前就英语教法而言基本达成共识,即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来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
1、因人而异,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国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学生在语言学习潜能上有着不同的优势:有的善于分析,有的记忆力很强,有的则有较好的应对能力等。正确评估学生的语言潜能,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不同的语言能力特长,实施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坡度性。既要有适合中等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活动内容,又要适当安排提高优等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找到学习的起点,增加各类学生的学习机会,改善学习困难者陪读的现象。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状况,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用英语会话能力出发,每节课利用几分钟从师生之间进行英语会话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单独用英语讲一段话,如每日见闻,谈所熟悉的人、爱好、景色等。一般先安排口语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对于稍差的学生,教师适当降低学习的要求和目标,也可以在课前把任务布置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致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获。学生有了“成就感”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增强了自信。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一名好“导演”
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培养实用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当属首要目标。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
英语口语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充当好“导演”的角色,充当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观察者、协调者、控制者以及咨询者,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积极钻研,不能事事关心,包办代替;也不能一概不问,放任自流。课堂活动以口头练习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在编排练习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好差生搭配起来,无论哪项活动都不要放弃差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创造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对于他们微小进步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深深感到老师无时不在关心他们,从而产生一种积极情感,促使他们变消极为主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改革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应围绕今后从事的职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建立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评价应关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评价结果,又注重评价过程,各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目前,几乎任何一门学科都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但是我们不能把考试作为我们教与学的目的,它只能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方式让师生都了解自己在教与学方面的不足而促使自己提高,不能让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要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愉快地接受考试,因此,我们的考试评价体系应该人性化。
考试方法上,应适当改变固有的模式,改革一统天下的闭卷考试为开闭卷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同时加大平时成绩考核比例,使学生不至于因期末一次考试失败而有太大压力。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情况,我们甚至还可以有更大胆的考试改革,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分层次教学的同时也分等级考试,即:试题难度分等级,学生们可以自己选择试题参加考试或者由老师合理安排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考试,成绩也可以记等级而不一定是分数,这样才能让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在以前的程度上有所提高,并且获得认可,重拾信心。
总之,为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任重道远。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