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论文摘要 : 差不多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里,都有老师眼中的“个别生”。这是些不合群的特殊学生。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帮助这些有点个性、有点“另类”的孩子?作为教师应正确看待这一点。这类学生往往在某一方面很突出,另一方面却很差。可能有些潜质优秀的学生也在其中。因为学生是处在生长期,他的生理、心理、智力以及综合能力,都应该在我们教育关怀的范围内。因此,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是真正理解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达到了人人受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另类 个性 情感 交流 信任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人的心灵和人的面孔一样,总是千差万别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差不多每一个班级里,都有老师眼中的“个别生”。这是些或不守纪律、不服从管理,或思想、作法很“个性”,不合群的特殊学生。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帮助这些有点个性、有点“另类”的孩子?作为教师应正确看待这一点。所谓与众不同的、特殊、另类的孩子,有的往往在某一方面很突出,另一方面却很差。可能有些潜质优秀的学生也在其中。如郭沫若等名人,数理成绩都不见得好。许多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小时候上学都不聪明,老师认为他们将来毕业会一事无成。因为学生是处在生长期,他的生理、心理、智力以及综合能力,都应该在我们教育关怀的范围内。因此,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才是完整地理解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追求。以下是自己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
“另类”学生往往不服从管教,在做这类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简单粗暴。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吧:一天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人们身上的大衣脱去。北风是个急性子,一边鼓起腮帮子使劲的吹起冷风,一边暗自高兴,看我把人们的衣服都给吹掉,结果却是人们竖起衣领把大衣裹的更紧了。南风不着急,一边吹起和煦的暖风,一边悠闲的看着风景,不经意间,人们的衣扣解开了,大衣也不见了。这让我运用到了“另类”学生的教育上了,时常对着学生的所谓“错误”,假如我们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等待学生一段时间,也许他们自己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我们就可以象南风一样,一边心平气和的进行教学,一边和学生一起领略着教育中的精彩!何乐而不为呢?也就是要从思想观念上去正确引导他们;从情感上主动与他们沟通;从生活上去关心、照顾他们;在学习上偏爱他们。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使他们从心灵深处受到感动。从而使他们更接近你、信任你、听你的话,使他们成为你的知心朋友。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让他们心服口服,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言行,决心悔过。只有这样,他们的心灵之窗才会打开,教育才能奏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真诚的感情去温暖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始终受到老师的一片爱心,从心底里意识到“老师是对我好”,而不是“跟我过不去”。
小杨是我接的新一届高一学生。在开学不久的一次全级集会上,他因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在全校师生面前被点名批评,并被叫到前面站着。站在前面,他也表现出极不服气,无所谓的样子。当时我很生气,但并没当着同学面再去批评他。我知道,如果班主任对此事不做任何反应和适当的处理,不利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在处理这件事之前,我认真回顾开学来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常表现出孤傲,有时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满不在乎,对好学生冷嘲热讽,从不主动跟老师打招呼;他言语并不多,但同学们似乎很在乎他,甚至怕他;他是我班唯一的非团员;在开学以来的小测验中,成绩很差,尤其是英语学科,只得50几分。 再经过了解,他在初中就是有名的“ 打架大王 ”,谁也不敢惹他,谁都没想到他竟然能考到重点高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