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伊藤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值得我们考量。伊藤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倾注了极大地热情,他从中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希望,进而坚定了他对市场社会主义的信心,所以,他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首先,针对中国日益严重的经济犯罪,伊藤诚认为“不能希望中国的经济犯罪化问题按新自由主义主张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市场经济而自然而然地得 尽管伊藤诚所构想的市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 其一,伊藤诚将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混为一谈,认为我国在走市场社会主义道路民主,这是不妥的。同其他市场社会主义者一样,伊藤诚在论证其理论时,因缺乏实践素材而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寻找有力的理论依据。但他只是肤浅地看到 其二,在一些具体制度设想上,伊藤诚的观点亦有偏颇。例如,对于私人企业的扩大,他提出应对每一个私人企业的规模增长以及雇佣的人数进行适当限制,这与我国视非公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重要 其三,伊藤诚的市场社会主义实现途径是虚幻的论文网站。虽然伊藤诚从理论上对民主、分权的市场社会主义进行了详细地论证,但他对怎样实现却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路径。在谈到日本如何超越新自由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时,伊藤诚寄希望于国际合作以及“有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来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来批判并替代有利于富人和资本主义企业的新自由主义政策。”[4]25可见,在实现市场社会主义道路上,伊藤诚显得软弱无力,提不出一条合理的“由此及彼”的路径,仍然属于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时至今日伊藤诚的市场社会主义仍然停留在空想阶段。
组成部分并鼓励其发展是相背离的。再如,伊藤诚认为,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的重复建设现象不是阻碍而是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也违背了社会主义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的一贯主张。
了二者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方面的相似之处,却没有认识到二者的本质区别:市场社会主义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提出的资本主义改良政策,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属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功绩不可磨灭,但他的某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
以解决”[2]64,要通过提高人民大众的市民社会意识,完善和强化公共管理制度和智能,缩小民众间的经济差距等措施解决;其次,金融、货币的稳定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也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伊藤诚认为要更加重视对货币和金融的控制与管理。第三,在认识到产业后备军的作用后,伊藤诚认为有必要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市场,但享受“产业后备军”的劳动者应享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
主义的结合问题,我国理论界曾争论了十多年,至今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矛盾的,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深入探讨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在这方面的观点,包括伊藤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既可以进一步补充论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的正确性,又可以打消一部分人在二者结合问题上的疑虑。
国家的日本学者伊藤诚,同罗默、施韦卡特等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一同掀起了这股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宣传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交相呼应,预示着社会主义在经历曲折后,螺旋式地发展前进,即将迎来新的运动高潮。
前景进行了科学分析。他的一些真知灼见对于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民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有裨益。
论的意义和缺陷
他说,“无论从世界上来看,还是从亚洲的情况来看,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终结。”[6]
溃的过程中,反而显示出了新的活力和发展”[3]200。再者,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各左翼政党吸取苏联模式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而失败的教训,认为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加进政治的社会的管理,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理念,这使得有关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讨又重新活跃起来。
头万木春”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在转向新自由主义后,经济也陷入困境。所以,新自由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黯然失色,伊藤诚由此得出结论,“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崩溃,因而有人不断喧嚷,现在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已稳操胜券。然而,这种胜利的宣言,在本世纪末现实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和危机面前,迅速地褪了颜色。”[5]
中楼阁而无法实现,那么它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为了使其理论建立在科学而非空想之上,伊藤诚论证了市场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
义模式的前景
闲置是必要的。但不同的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市场中个人生活的动荡和困难以及失业,主要由个人来承担责任论文网站。相比之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劳动力市场功能相关的个人生活的动荡和困难,其风险和责任则不应由工人个人来承担。”[4]6
主义失业性质不同的“社会主义产业后备军”方法
诚主张允许社会主义地租的存在,民主地制定有区别的土地使用计划是必要的。伊藤诚并不认为,到了社会主义,信用机构和利息都理应消失。信用机构和利息在他设想的市场社会主义中仍可发挥积极作用,所以他说,信用机构“依靠闲置资金的相互融通,很容易的、做到与社会需求的自然变化相对应,将经济的各种资源进行弹性的再分配,同时,发挥促进生产扩大的作用。”[3]112而利息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经济下,利息已不构成货币资本家阶级的经济基础,它表示在协作性的各企业、国家以及每个人之间重新分配经济的剩余民主,同时它也必须转化为发挥促进闲置资金相互利用的合理职能之物。”[3]113
及建立在其之上的利润、地租、利息等社会主义形式
市场经济的不同,它为了实现其社会主义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在价格结构上有社会性照顾的一面,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由市场决定,有一部分价格由社会民主决定。至于“将什么样范围的产品和任务交给自由的市场,相反将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置于社会性照顾之下,可能因时期不同而改变,但它一定会成为需要共同社会作出民主决定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3]92
场决定,同时,价格又有社会性的一面
僚支配的国有企业相比,更具合格条件。”[3]75其三,股份企业。股份制企业在经过改造后,可以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形式:一种途径是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权掌握在工人手中,实行工人自主管理;另一种途径是实现所有权的社会化,“由社会确保以养老金和邮政储蓄等工人的基金形成的对股份公司的支配权,扩充职工持股制”[3]78。其四,个人企业。私人企业从性质上看,与社会主义是相违背的,但在具备两个条件后,也可以发挥其积极性:一是要对个人企业征税,实现利益社会化;二是个人企业不允许继承,“并且,在增加其他工人时,要尽量将其办成合作社企业那样的合作体,避免剥削和支配关系的再生。”[3]79
企业外,还可采用自治体企业、合作企业、股份企业、个人企业等多种形式
,这样可以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减少因分工而给劳动者带来的单调和无聊;三是一国一工厂论(把国民经济组织成一个工厂一样,以苏联模式为典型,认为这是克服分工弊端的方向)并非一无是处,如果能够增加民主的元素,“作为克服资本主义下社会分工的无政府性、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之道路,一国一工厂论至今仍具有发挥一定作用的可能性,今后人们也应该承认它的可能性。”[3]70
生产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
sup>。这样,每个人都机会从事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差别就可消除。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意愿,伊藤诚指出,不能盲目崇拜市场,指望依靠市场刺激,劳动者就有劳动的意愿,实际上“即使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经济下,也存在劳动意欲低下、劳动纪律松弛的问题”[3]57,市场社会主义下民主,可以用社会主义工资的差距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如给责任重大的岗位或人们厌恶的作业增加社会主义工资的比例,因而,这种劳动报酬的差别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无关。
动和简单劳动应看作等价的,而且市场刺激对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作用有限
市场社会主义与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不同,它的货币不是自由放任的,在性质和职能方面都要受到公共利益的制约,具有服从社会管理的一面,具备“社会主义性”。此外,在谈及货币的社会管理时,伊藤诚指出,“货币管理不能成为最高决策者和政治家的专项决定,需要建立和制定一种政策,尽可能民主地决定货币管理运用的范围和方针。”[3]37这表明伊藤诚注重货币管理的民主性,因为民主是市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来意义上的各种职能的基础上,将具有社会主义货币的职能
交换,所以,市场经济有利于个人自由和人权的协作社会的建立。另外,从市场经济的起源来看,伊藤诚认为市场经济并非像斯密所言,是基于人的本性而产生的,而是形成于共同体间的交往,因此,社会主义废除市场经济并非违背人性,但废除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在这个终极目标实现之前,市场经济是可以发挥其积极职能的。
市场经济的积极职能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场经济和民主,提出了民主、分权的市场社会主义,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蓝图大致如下:
主义模式的蓝图
着难以克服的缺陷,“苏联型社会主义,对于不借助市场经济而实现市场经济所包含的积极的职能的体制,既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论探讨,又缺乏朝此实践的决心,也就是在想通过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来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产生了种种弊端和不合理现象长期积累的这种结果。”[3]26依此看来,带有缺陷的苏联模式的失败,只能表明苏联型社会主义的不可行,并不意味着其他尚未被尝试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是不可行的,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众多社会主义制度模式中的一种,被伊藤诚寄予厚望。他认为人们要想走出三重幻灭,市场社会主义将是必然选择。
积累、地球环境破坏的危机等等论文网站。”[2]12并且苏东国家在解体后由实行苏联模式转向新自由主义,不仅没有带来自由和效率,反而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倒退的十年。另外,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伊藤诚更加确信了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这样民主,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的幻想也最终被现实击碎。
,但是在现实中日益表现出失败的一面,对它的幻想也正在破灭
社会主义未来寄予期望的人们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首要一点就是曾与资本主义相对抗的社会主义模式从人们的思想中消失了,使人们对今后世界历史进步抱有的共同希望也破灭了,从而在社会主义信仰者中产生了一种信念危机。”[1]苏联模式曾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典型,在很多人看来,它的失败意味着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失败,因而,对苏联模式幻想的破灭波及到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以至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幻想的破灭。
剧变而失败,导致对苏联模式产生了幻灭感
管制而导致跨国公司投资流失,国家在经济干预方面“投鼠忌器”,经济管理能力被削弱,同时还难以应对货币金融的动荡。这样,凯恩斯主义就失灵了,它的失灵造成民众对国家调控经济能力产生信任危机。
能力产生质疑而引起的对凯恩斯主义的幻灭感
没有出现行将灭亡的迹象。因此,人们难免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终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产生怀疑。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伊藤诚对此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他眼中尽管资本主义在与苏联模式的竞争占据了上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相反在伊藤诚眼中看到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一个个幻想的破灭。
与希望之路
会主义理论。人们的眼球因被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流派的各个代表人物所吸引,而对伊藤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了解甚少。本文将对其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阐述,并对其理论进行评析,以期在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同时,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吴振坤.伊藤诚教授及其新著《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J].真理的追求,1996,(8):16.
[2]伊藤诚著.幻想破灭的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64.
[3]伊藤诚著,尚晶晶译.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25-200.
[4]伊藤诚.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日本新自由主义[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3):6-25.
[5]伊藤诚.《共产党宣言》中的经济学理论和社会主义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2):16.
[6]伊藤诚.全球化当中的日本资本主义[J].理论视野,1999,(4):5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