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陈独秀民主思想源流考辨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陈独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来源,无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其晚年民主见解的升华。分析了陈独秀民主思想形成中即有对西方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陈独秀民主思想的独创性。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形成便是这鲜明体现。
关键词:陈独秀民主思想,考辨
中国历史跨入近现代以来,任何先进理论的形成无不含有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并且必须实现在结合自我民族或国家现实基础上的一种超越。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形成便是这鲜明体现。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这样三个阶段,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五四运动时期以及其后的无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晚年民主见解。分析陈独秀民主思想的理论来源,对于深刻全面的认识其民主思想内容,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来源
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陈独秀几渡日本,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有接触和了解,但这期间,陈独秀作为一个革命分子则把他的主要精力放置于激进的革命活动中。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失败,使陈独秀深深认识到:中国落后软弱不振的根源是因为国民自孔教和宗法制度及其观念毒害下的愚昧落后,中国革命新的出路在于发起一场如同法兰西启蒙运动为蓝本的思想变革运动,陈独秀发起启蒙运动的宗旨,在于以思想革命唤起大众的觉悟,而卢梭式的“人民主权”思想,无疑是这场启蒙运动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1915年陈独秀提倡的人权观,“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 [1] 这里面的人权思想来源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即含有卢梭式的重平等、尚法律的人权观念,同时也包含着源于洛克的英国自由主义式的崇尚自由,宪政和个人主义的思想。正如高力克所说的那样:“陈独秀的启蒙思想资源十分复杂,其民义观念是以卢棱式法国民主主义为基调,但亦杂糅了英美自由宪政思想。” [2]
陈独秀追求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倾向于建立法国式的民主国家,这种国家是受过民主思想启蒙的广大民众在与封建势力斗争胜利后建立起的民主共和国。陈独秀所提倡的国民政治还是与近代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有区别的,陈独秀所提倡的国民政治,既是唤醒人民参与政治,而不是当时少数人把握控制的国会中的党派政治。在陈独秀看来,中国需要有一种新的民主政治。“宪政实施有二要素,一曰庶政公诸舆论,一曰人民尊重自由,否则虽由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号称政党政治则可,则号称立宪政治则犹未可,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也。论文格式。” [3] 这段话中含有国民政治,必须要有广大人民真正参与政治,而不是单纯的通过由代言人的政党来安排的意思.
陈独秀民治思想产生的一个直接理论基础,是杜威的新自由主义。1919年6月,杜威先后在北京作题为《美国之民治的发展》和《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的演讲,宣扬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杜威超越了立宪自由主义观念,将民主的涵义由政治层面扩展到社会经济领域,杜威的Democracy被译为“民治”,在杜威那里,民治主义的三要素,包括:政治的民治主义或民权的民治主义;社会的民治主义;经济的民治主义。应该说陈独秀在杜威民治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批判论述了他的民治思想的,这种批判性表现在杜威提倡的政治民治主义,是指用宪法保障权限,用代义制表现民意,而陈独秀却抓住了“代议制”这点儿,反驳杜威的政治民治主义,他说:“单靠,‘宪法保障权限’,‘用代议制表现民意’,恐怕我们生活必须的几种自由权,还是握在人家手里,我们对政治民治主义的解释是:由人民直接议定宪法,用宪法规定权限,用代表制照宪法的规定执行民意。换一句话说:就是打破治者与被治者的阶级,人民自身同时是治者又是被治者。 [3] 他提倡直接的自治与联合。陈独秀所提倡的“直接的自治与联合”,怎样理解?陈独秀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完全解释清楚,随着中国革命迅速发展,激进的陈独秀来不及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而是随着革命的浪潮涌动,由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投向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之中,寻求更大众的民主去了。
无产阶级民主理论基础
陈独秀早在20世纪初,日本留学期间就已经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思想,但他自己完全接受社会主义思想,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是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的,陈独秀无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理论来源则主要是从俄国传播并发展了的马列主义之中的无产阶级民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民主时,往往是自觉地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联合起来,从而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本质及其虚伪性。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一文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力量全部取决于金钱,所以他们要取得民权就只有使用金钱成为人民立法上的行为能力的惟一标准。……他们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财产资格的限制使选举原则成为本阶级宣布的财产。平等原则了由于被限制为仅仅有‘法律上的平等’而一笔勾销了……” [4] 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平等、自由,是以金钱基础上的平等而形成的特权来取代了封建社会自由身份而形成的特权,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论文格式。1848年2月,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了。他们首先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阶级斗争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强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拿得民主。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不可能突现的,而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彻底自由和平等。“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以各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5] 在如何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已经明自提出了通过无产阶暴力革命,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
科学社会主义的民主理论,到了列宁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列宁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更直接,对无产阶级民主的阐述随着俄国社会主义建议实践也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起来。
列宁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宪政时说道:“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不会的,贪婪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福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 [6] 资产阶级民主,“始终是而且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 [7] 列宁还专门就资产阶级民主中的普选权和代议制作了分析批判,列宁说:只要财产还在资产家手里,任何民主都不过是披着美丽的外衣的资产阶级专政。一切关于普选,全民意志,选民平等的宣传安全是骗局,因为在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在资本、财产阶级者和现代雇佣奴隶之间,不可能有什么平等。此处列宁对无产阶级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以及无产阶级民主实现的经历方面都经行了论述。
应该说马克思、列宁有关无产阶级民主的思想,直接成为为陈独秀无产阶的民主思想理论源渊,并且作为批判的武器被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运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去。
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的批判升华
陈独秀晚年对民主思想的思考,是在世界自由主义和民主宪政的暂时溃败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大历史背景下,主要是在批判苏联体制弊端的过程中形成的。
1929年—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经济恐慌动摇了自十九世纪以来西方人的自由主义信念。西方国家普遍的出现了政治危机,据有人计算,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末,世界上实行民主宪政的国家由三十五个锐减到十七个,与此同时则是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猖狂抬头,自由主义,民主宪政受着专制逆流不断的冲击。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蒋介石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世界经济危机加剧的同时,30年代的中国经济却有了一个相对的好转,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利用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各界人士对统一高效中央政府的期待,大行一党专制的“训政”,一帮政治文人大肆鼓吹“法西斯专制独裁”。
而此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的苏联,在1934年—1938年,展开了血腥的“大清洗年代”,最为引起世人注意的当属“莫斯科审判案”。
此时,身陷狱中的陈独秀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之事,仍旧与中国的托派组织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其中中国托派翻译介绍的一些揭露和批判斯大林极权主义和“大清洗”内幕的书籍资料,如托洛茨基的《背叛的革命》、《真理在前进》以及一些其他反对派的书籍,这些都为陈独秀反思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但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更主要的是站在人类民主史发展的长河中,俯眼于世界形势,对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批判苏联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验的结果,这就为陈独秀晚年民主观念演变、形成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契机。
十月革命后,罗莎·卢森堡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在热情支持俄国革命的同时,也尖锐地提出了她的忠告,要克服无产阶级政府的官僚主义,但在当时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她的意见是得不到重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里,苏联以辉煌的建设成就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军事胜利而为世界瞩目,耀眼的光辉掩着盖了被官方小心保护起来的阴暗面,在这种情况下,对苏联斯大林体制的批评,只能出自国外的少数左派人物和托派当中。陈独秀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较早地从民主主义立场来批判苏联专制体制的少数人之一。论文格式。
我们认为托洛茨基的观点、态度还是停留在无产阶级内部斗争立场上,对苏联官僚体制的鞭笞,而且把其责任归结于斯大林个人身上。20世纪40年代初真正从民主主义立场上,从制度层面来分析和批判苏联的独裁政治的,当属陈独秀一人。当然我们必须肯定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形成中,托派思想的积极作用,我们所要肯定的是: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的批判,来源于对现实的理性思考,而非其前两个阶段民主思想的那种移植借鉴。


注 释:
[1]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2] 高力克著:《五四的思想史》,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3]《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第4册,第1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647—64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91页。
[6]《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86页。
[7]《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244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长源距声波在火成岩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文:从牧师到地下党——“基督将军”身边的神秘人物浦化人的传奇人生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