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以人为本:从主体向度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时间:2013-07-17  作者:王庆生

论文导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遵循价值规律的理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鲜明特征。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和价值评价等角度拓展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当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主体向度继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主体向度,剥削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鲜明特征。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消耗。马克思贯彻其“人本”的思想,在商品价值创造和价值的计量问题上,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了人的劳动过程的二重性,找到商品价值的真正源泉,肯定了劳动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当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主体向度出发,把劳动理解为人“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从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一、从主体向度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遵循价值规律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二者的矛盾统一体。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第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遵循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要遵循价值规律。

第三,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简言之,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

(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特征

正是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哲学论文,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具有彻底的科学性和自觉的实践性两大基本特征:

第一,彻底的科学性。一方面,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澄清了他们在价值的源泉、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决定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出现的混乱和错误,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贯穿的“以人为本”思想实质上是“以劳动者为本”的思想,它在充分肯定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入手,通过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的论述,和劳动与资本买卖关系的表面上的平等与实际上的不平等,指出了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从而找到剩余价值产生的真正源泉,充分赞扬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者的意义。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看作是“劳动者的经济学”。

第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学说是其历史唯物主义在经济领域展开的表现。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不足时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课题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他认为,劳动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基本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机能的过程。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是以实践观点来理解劳动的,在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中科学确立人类主体的能动地位,具有强烈的主体向度,突出人的劳动的作用,非常强调价值创造、经济活动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表现这一本质和向度。

与马克思从主体向度来理解劳动创造价值不同,一些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主要是从客体向度出发,即从生产资料或劳动产品来看待劳动,在承认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认为非活劳动生产要素如生产资料、资本、技术等也创造价值,活劳动和非活劳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就陷入了非马克思的二元劳动价值论。承认使用价值创造因素的多样性与价值创造因素的一元性是科学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马克思并不否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是把它们看作价值创造的重要辅助条件,它们要发挥作用与人的劳动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财富或使用价值是劳动和生产资料(土地、资本、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在各种复杂的经济因素中抓住了人的创造性活动这一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与“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说相比,无疑更具历史进步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丰富的“人学”特征,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本”立场,表现在它把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社会的论述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只有劳动者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使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潜能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每个社会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和各方面能力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中国论文网。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和明确尊重劳动,鼓励劳动的观点,这对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主体向度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同时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哲学论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主体向度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要看到人的劳动与其他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根本区别就现在它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尊重知识,尊重创造,随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价值。

1、坚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深化对创造价值劳动的认识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劳动性质从简单劳动转向复杂劳动转变,劳动支出由体力为主变为脑力为主,脑力劳动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马克思曾经预见到价值将由社会总体工人的总体劳动创造,他说“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将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5]对脑力劳动(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他研究的重点还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甚至出现“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社会一度上产生轻视知识价值的“读书无用论”错误认识。在当今社会,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的重要性则明显上升,我们对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劳动进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会发现他们的劳动也是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我们应当从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充分肯定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管理服务等领域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论语》解析孔子的慈善思想_]孔子
下一篇论文:伊藤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述评_民主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