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政治论文

试论网络监督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网络监督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规范,加上网络监督主体——网民素质层次不一,网络监督呈现出暴力化和娱乐化的趋势,尤其是对当事人隐私的侵犯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往往是网民在网站上长时间关注和讨论一个事件后,在群体情绪的影响下,逐渐丧失了理性和控制力,从个人谴责到群情愤慨,从公布当事人信息到公布其家人、朋友的信息,网络监督变成了一种失控行为。

(二)网络监督的公信力不高网络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变化更新快。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信息,这些信息常常真假难辨。例如,2001年5月,各大网站纷纷发布一条名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而中国竟然占了八个》的消息,随后以上八个城市的环保部门和政府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此消息所公布的内容实属造谣,这种假新闻不仅对相关城市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有损我国的整体形象。又如,2010年2月,山西省很多居民纷纷接到一条名为“山西将要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导致数百万居民走出家门,露宿街头,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恐慌。而导致这一切的都来自网上百度贴吧中的一篇帖子。

面对网络监督,这些虚假新闻和虚假信息必然会导致公众对网络的信任度降低,就像故事“狼来了”一样,虚假消息的增多将导致对真实信息的“掩盖”,也就会导致网络监督越来越缺乏功效,参与网络监督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而造成这一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网民结构的年轻化、不成熟化

当前我国网民大多数仍然是19-29岁的年轻人,而年轻人个性张扬,逆反心理强,思考问题不深,有时会出于恶作剧或则想表现自己的原因,向网络发布虚假消息,而并会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年轻人在这个阶段判断能力仍然不足,而学习能力很快,很多人在网络上很有天赋,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破坏活动;而青春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成长的困惑都会成为其向网络发泄的原因;最后网络不同于传统的媒体的匿名性,使得年轻人更敢于做出这种行为。

2.网络技术的应用

网络技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与网络相关的各种技术也飞速发展。例如,图片修改技术,而某些人可能利用电脑特技修改新闻图片的内容,并且能做得天衣无缝,真假难辨。

3.网民的报复心理

在现实中,总会有一些失意的人,而网络则是他们最好的发泄途径,发泄生活中的不如意,但是往往会以攻击他人的名誉,泄露他人隐私,编造虚假消息为主要方式,发表言辞激烈的言论,甚至发表一些骇人听闻的信息。

(三)网络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作为最近几年出现的事物,其很多地方都还不完善,其法律法规方面尤甚,其监督行为目前还处于完全自发状态,即监督行为完全是网民通过自发形成的,从死亡博客案和陕西华南虎案,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行为的持续完全是依靠网民对事件的热情程度,但同时也正是这是靠热情维持的行为仍然处于没有相关法律的保护规定的状态下。

虽然我国制定了很多有关网络和网络信息的法律法规,但是面对网络监督这种新兴出现的监督方式,这些法律法规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例如,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2000年国家保密局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2000年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2005年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5年信息产业部发布的《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国家对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系统化,分散在各部门法的司法解释中,可以说当前法律法规并不适应当前网络发展的形势。尤其对于网络监督这种靠自发形式的监督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放弃,而这种行为有可能是打击报复,也有可能是监督行为的成本太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这一行为。(四)网络监督的主体——网民的整体素质不高网络的快速发展,但是网民的整体素质却依然不高,依据2009年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关于网民的年龄结构来看,10-29岁年轻群体虽然其比例较2008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而这其中又以在校学生为主体,而这一阶段青少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存在着盲目性、表现性、情绪性、破坏性等逆反心理特点也注定了他们在监督方面存在着不足,对于网络上浩如烟海的信息的真伪的判断力存在不足,很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和鼓惑。

如今在网络上,纵观各大论坛和网站,其上虽不乏善意正确的评论,但大多数充斥着网民的各种不文明的谩骂,更严重的是就是网络安全问题,根据2009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半年中,有1.1亿网民遭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问题。论文格式,影响。其中黑客更是网络安全的头等问题,例如,2009年一名黑客侵入清华大学网站,以清华大学校长的名义发表了一篇批评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文章,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影响,虽然这一行为没有引起太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黑客侵入政府网站或者给大主流网站发布有害社会稳定的信息,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将是无法估量的。

五、网络监督继续发展的方略(一)政府应该如何面对网络监督政府之于网络监督,其主要方式时通过建立政府网站,构建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一个比较新的词语,不同于电子政务,较其而言范围更加宽泛,内容包括立法、行政、选举、司法、监督等。其实质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而政府在建立电子政府时面对网络监督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建立信息更新、回复力更快的政府网站

今年来在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方政府纷纷推出自己的政府网站,欲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民沟通渠道,改善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减少行政成本。论文格式,影响。但是现实却并不理想。据调查大多数地方政府网站建立的电子政府网站,非但没有降低行政成本,反而其总成本有增加之势,其原因是建立网站要花钱,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行要花钱,技术改造和升级更要花钱,真要把网站当回事就得不断向里投钱。其结果导致,政府网站大多数处于信息更新和反馈公众信息缓慢,,甚至停滞状态,其公众关注度日益低下,从而导致公众通过网络监督政府行政行为的热情降低。

其实实践证明,政府在信息化早期需要连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是不可避免的,故会导致其行政成本会较多。但当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构架完成后,进入平稳的维护和管理,这个时候其行政成本才会减少,所以政府在面对网络监督时在大力培养、引进网络研发人才的前提下必须首先维护好网络监督的重要实施平台——政府网站,增加政府投资,做到政府信息更新及时,回应迅速认真,使政府网站更具效率,更加负责,能提供高更高的服务。使网站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和批评的最好途径。

2.正确面对网络监督的建议和批评

网络监督其具有其他监督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在于网络监督的匿名性和广泛性。古人云:“忠言逆耳。”当前面对网络监督近乎无情似地谩骂的监督方式和所造成的巨大的舆论压力,政府和政府行政人员是否能够正确对待,如不能势必阻碍网络发展,例如,网络留言实名制,这将导致网络监督的匿名性的特点荡然无存,严重的打击公众对于网络监督的信心和关注。所以,政府和政府人员必须正确面对来自网络的批评和建议,对正确的批评和建议,如果情况属实,应立刻给予回复,做出改正,并对提出建议和批评的网民给予适当的奖励,其奖励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网络上流行的积分系统或者是购物劵之类的网络奖品。论文格式,影响。对恶意中伤的批评和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加以规范,而是加到教育宣传的力度,提升网民的道德素质。

(二) 社会和民众如何面对网络监督

1. 加大舆论引导和加强媒体自律

网络监督是一种新兴的监督方式,也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民间监督方式,能很好的弥补传统监督的乏力。但是,这种监督现在却呈现出暴力化和娱乐化的趋势,有些民众利用网络监督恶意攻击他人,捏造虚假消息,甚至把网络监督当成一种娱乐的方式。长此以往,势必会给网络监督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面对当前网络监督暴力化和娱乐化时,除了加强立法相关方面的立法外,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施行的状态。再就是加大对网上舆论的引导,尤其各大新闻网站,必须切实把握网上舆论的导向,控制虚假新闻和虚假消息的传播,防止虚假新闻和虚假消息对社会的危害,同时加强新闻网站的自律,建立品牌网站。

2. 增加网民对网络监督的认识

当前,网络监督仍然还停留在被触发阶段,即通过某一特定事件的发生而出现,例如,陕西的“华南虎”案,就是网民的一种被动回应,而非主动地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进行监督。而这种监督方式迟早会因为网民的热情的减退,而逐渐消失,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行驶监督的权利,是一种全新的参政议政途径。

因此加大对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网民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加网民对网络监督的认识,激发网民监督意识,培养网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习惯。使网民能够正确对待网络监督,使用网络监督,切忌把网络监督暴力化和娱乐化,使网络监督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论以上是对网络监督对公共管理事业影响进行的探讨和分析。在文章中,笔者认为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民间监督方式,从大量的实际案例当中显示出了它与其他传统监督方式的优势,弥补了当前我国监督体制失效、监督渠道不畅诟病,同时在激发民众监督意识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让民众发现通过监督政府行为时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政府违规违法行为侵害的最好途径,而对于政府来说,网络监督促使其必须进行变革和改变,加强自身的管理,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同时,从大量的案例当中,笔者发现网络监督并不成熟,无论是其主体——网民,还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体制,都还不足以使得网络监督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方式,当前网络监督呈现出暴力化和娱乐化,令人忧心忡忡,这需要政府为网络监督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转变工作方式,实现与网络监督的良性互动,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来完善网络监督;社会个方面则必须积极引导舆论导向,防止虚假新闻和虚假消息的传播;民众则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监督,只有三者的共同的努力,网络监督才会在一条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①.彭芃,《网络监督功效分析与深化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②.陈闻,《“人肉搜索”与平民网络监督》载《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4月
③.曹琳,《浅论网络隐私权的侵权与保护》载《党史博采》2007年6月
④.徐秀勇杨嘉,《网络监督、预防腐败以及政府应对》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原则
下一篇论文:试谈党的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中要防止和克服的几种倾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政治论文
最新政治论文
读者推荐的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