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构建贵州当前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论文网

时间:2013-11-27  作者:陈政
二是完善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农业收入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在稳定价格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是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有效路径。

激活农村房地产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作为制度变迁,农村房地产市场改革存在制度成本,必然在一定时期对一定群体产生阶段性阵痛。一方面,由于存在交易成本,改革无法实现理想的帕累托效率。因此,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可能是完美的制度设计。另一方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能因噎废食。以外,更需要注意着力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一是正确处理农村房地产市场“堵'和“疏'的关系。北京市青龙头村和宋庄画家村的两个案例显示,在发达城市周边,农地价值和房产价值都存在很大升值空间,围绕其展开博弈是必然趋势。一味地通过法律制定和行政执法封堵农村房地产市场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尊重利益相关者,合理分配房地产升值收益,正确疏导利益矛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是农地制度改革应分类、有序进行。首先,实现耕地有偿流转。农村土地主要可以分为耕地、宅基地、公共用地(道路、学校、医院、墓地等)。根据现行法律,耕地公有私用,所有权是集体,农民享有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权利。为了粮食安全,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禁止农地“非农化',但是,应允许农地在保证使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合理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其次,明确宅基地私有完整产权。从1949年到l962年,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完全私有产权,l962年发布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六十条)将其变为公有。随着城市化率提高,农村宅基地逐渐成为农民可资利用的重要资产。城市房地产是大产权,持有人可以任意处置,将不动产变为动产,而农村则是小产权,“一地两策'、“一房两策'制约农民增收。截至2007年上半年,中国小产权房面积(66亿平方米)占大产权房面积(120亿平方米)1/2以上。再次,严格农村公共用地管理。农村公共用地是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能够让农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共有产权,也是难以完全分割的产权束。应清理登记农村公共用地存量,监测流量动态;整顿不合理、不合规的公共用地使用行为,规范公共用地分配制度。此外,在土地开发中,应充分保护农民权益。

农民的增收长效机制与经济、政策、社会、法律各个方面都有关联,是个综合的工程。在本课题中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这个角度切入进行了综合分析。能够长期并且切实可行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因素就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政策的重要部分。

能否构筑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关系到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构筑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使农民走出增收难的困境,采用一些近期性的应对措施增加农民的即期收入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须着眼长远、从国民经济整体及世界市场的角度综合考虑,构筑持久长效的农民增收机制。长效机制,是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在此,给出以下相关配套规范的各个支持体系政策建议,以建立长效机制。

1..构筑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体系

我们认为,要构筑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进而形成长效机制,必须继续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实行直接补贴。另外,还需要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强化对农业的投入支持。

第一,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在前文有关部分的分析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若要长期稳定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进一步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998年至2003年,中央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超过3000亿元,是建国以来最多的时期。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目前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继续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扩大内需、适应加入WTO新形势、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首先应增加预算内投资,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在投资增量结构上作适当调整,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农民急需的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密切相关的工程倾斜。比如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等工程。对这些工程投资的增加不仅可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而且可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实行切实有效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2004年,国家实行“三补二减”政策,全年共减免农民负担445.7亿。其中减免农业税233亿、取消农业特产税68亿、粮农直接补贴116亿、良种补贴28亿、农机具补贴0.7亿。2004年度农民收入比上年度增加6﹪,人均补贴50元(按9亿农民计算)。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贵州当前“三农”突出问题研究—-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抢抓机遇要尊重客观和注重后发优势-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