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048.2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9%。其中,食品类增长4.4%,衣着类增长18.9%,居住类下降10.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增长12.1%,医疗保健类增长13.6%,交通和通讯类增长12.9%,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增长22.6%,其他商品和服务增长7.1%。
表7贵州省各市、州、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单位:元
市、州、地名称
|
2008年
|
2009年
|
增长(%)
|
贵阳市4818531610.3
六盘水市2736308310.0
遵义市3300366110.5
安顺市283831108.8
铜仁地区245727429.8
黔西南州2446275810.2
毕节地区2602292010.7
黔东南州2452271710.3
黔南州2826319010.8
注:增长速度已扣除同期价格因素资料来源:《贵州统计年鉴》(2010年)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继续改善,2009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7.5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家用电脑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47.4%和21.0%。

图2贵州省2005-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5.41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21.9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3.2%。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冰箱、移动电话、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大幅度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29.5%、26.7%和25.9%。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9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37万人,比上年增长9.1%;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7.03万人,比上年增长40.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912.39万人,比上年增长2.8%,农民参合率达到94.3%。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进一步巩固,共有55.45万人享受城市低保。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廉租住房7.9万套,新增租赁补贴2万户。完成23.9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数2.2万张,全年收养人数为1.6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为500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00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3%;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直接接受社会捐赠0.14亿元。对220万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了医疗救助。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
在“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下,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和开放水平不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够强。有关方面研究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是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2007年贵州省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800美元,是全国唯一没达到1000美元的省份,从总体上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2009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0258元,在排列在全国处于挂末位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2.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5.41元;城镇化水平29.9%,城镇化仍很落后,低于全国水平16.7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例低,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综合实力弱,基础实施差,城镇管理有待加强,这已经严重制约贵州省农民增收。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人口达558万人。如果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能保持年均10%的增速,到2020年可达到人均3074美元小康目标。
总之,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将对农民增收产生积极影响。我们认为,今后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最主要的是靠农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而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劳动力转移获得。
3.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1.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对于历史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是由多种原因造
成的,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都有所不同。在选择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上,课题经过反复模拟,选择了主要因素,剔除了一些虽然影响农民收入的变量但是并不显著的因素以后,得出可能影响农民收入及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有:1.农业生产能力。2.农产品价格。3.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水平。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课题通过对数据的抽象、分析,建立了一个关于上面假设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的实证证明,课题中提出的农业生产能力、劳动力转移、农产品价格、农业基础建设投资都对农民收入提高具有正面作用,与我们前面提出的四点假说相一致。关于农产品生产价格,由于近年来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提价空间已经相当有限。而且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总体水平己与国际粮食价格基本持平,部分粮食品种如玉米、小麦的价格有时甚至高于国际价格:并且粮食价格的提高会增加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困难;加上取消粮食政府补贴是世界贸易的大势所趋。 4/12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