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议英汉委婉语之异同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委婉语(euphemism)是各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出于忌讳或礼貌。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本文主要分析英汉委婉语产生的共有的三大心理因素:禁忌、礼貌、掩饰及英、汉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不同之处。委婉语的应用更是“掩饰心理”的体现。
关键词:委婉语,禁忌,礼貌,掩饰,跨文化交际
 

1 引言

委婉语(euphemism)是各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当说话者感到直接的说法可能会引起听话者某种程度的厌恶时,出于忌讳或礼貌,就对遣词进行调整,即使用委婉语来克服上述的心里障碍。论文大全。英语中的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ismos,原义为 “说得好听些的话”。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物或行为都可以直言不讳,有些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物或行为必须避免直接提及。需要用委婉语的范围包括死亡、外表、疾病、排泄、较低下的职业等等。若直言这些事则显得粗俗无理,使人难以接受,因此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为获得好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

目前人们对委婉语的理论研究尚属狭隘,关于委婉语的定义、范围、研究方法及途径等的具体研究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英汉语言特点及文化价值的差异,英汉委婉语各具特色。找出二者之间的使用差异,从二者的语言体系、文化背景等方面追根究源,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加强中西文化交流;而恰当使用委婉语则会起到传情达意 、避免不悦的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英汉委婉语产生的共有的三大心理因素:禁忌、礼貌、掩饰及英、汉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不同之处。对委婉语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西交流,减少交际障碍。

2委婉语产生的心理因素

2.1禁忌

在人类社会里,在人类还不能理解自然现象的本质时,语言禁忌便开始产生,进而出现禁忌语(taboo)。死亡是人们最畏惧、最不情愿谈及的事。亲朋好友死后,人们在与死者有密切关系的人面前,不宜用“死”这个字去直接谈论死者。论文大全。这在中国和西方的禁忌中都是如此。汉民族常用 “永别”、“作古”、“牺牲”、“就义”、“逝世”、“谢世”、“过世”、“心脏停止跳动”、“去见马克思”、“安息”、“长眠”等词来替代“死”字。英美人则用与汉语意思差不多的词来替代“死”,如fall asleep, go west, expire, lose one’s life, depart, perish, ceaserespiration, emit the last breath, pass away, become one with nature, etc.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除了忌讳“死”,还害怕“穷 ”、“老 ”、“病”、甚至“胖”。近二十年来,在西方“官方文件”中,已经有好几个词用来代替poor,有位穷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诉说道:“At first I was poor, then I became needy, later I was underprivileged,now I’m disadvantaged. I still don’t have a cent to my name, but I sure have a greatvocabulary.”(起初我 “贫困”,过后我 “拮据”,后来我 “受到不公正待遇”,现在 “机遇不佳”,我虽仍一无所有,但词汇却学了一大堆。)

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常用“他的脚有点不方便”指“跛子”,不说“他智力低下”,而说“他脑子不怎么好使”,不说“他(她)胖得很”,而说“他发福了”或“她真丰满”,就如同英美人把 “低能儿”说成a bit slow for his age,“白痴”为totally dependent,发胖称作pleasingly plump,更有甚者,近年来有人把肥胖的人称为weight-watcher和calorie-counter,可谓绞尽脑汁,用心良苦。

2.2礼貌

“禁忌”是对不“快”之事的回避,“礼貌”则是对不“雅”之事的回避,大量有关卫生间及大小便以及性行为方面的委婉语就属此类。女子“怀孕”、“分娩”等等也难登大雅之堂。汉语中把妇女“怀孕”称为“有喜了”、“她有了”、“她要做妈妈了”。同样的意思在不同时代的英语中有不同的委婉表达法:She has canceled a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 (1856).She is in an interestingcondition (1880).She is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1895). She is knitting little bootees(1910).She is in a family way (1920). She is expecting (1935). She is pregnant (1956).

在西方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高低贵贱之分非常明显。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对自己职业的卑微较为敏感,他们希望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好听的名称,使之听起来更体面、更顺耳,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因此,dishwasher(刷盘子的人)成了utensilmaintenance men (器皿保全工),垃圾清运工(garbagecollector)成了sanitationengineer(公共卫生工程师),理发师(hair-dresser)被称为beautician(美容师),殡葬工(undertaker)被称为grief therapist(悲痛治疗专家)。而从事非正当行业的prostitute(妓女)也被委婉地称为streetwalker(街头步行者)或lady of the town(城市女郎)。

在当今中国,脑力与体力劳动的价值交换较为失衡,服务行业收入颇丰,理发匠被美誉为“美容美发师”,餐馆厨师被称为“美食烹调师”;教师的经济地位不高,穷“教师”或“教书匠”被美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避免刺伤自尊心而赋予那些尚属“卑微”职业的委婉语也在大量使用,如环卫工人被称为“城市美容师”,宾馆的应侍称为“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称为生活所迫而离家谋生的为“打工一族”。就连现在滋生出的妓女也被隐晦地称为“记(妓)者”或返古地称为“青楼女”。

2.3 掩饰

委婉语的应用更是“掩饰心理”的体现。汉英语言中常用委婉语说明人体的某些缺点、生理缺陷以及相关事物,以避免引起不快。如在英语中用“physically handicapped ”(有生理缺陷的),而不直接用“disabled”(残废的);在汉语中,文中也已提及,不说“他是个瘸子”,而说“他的腿有点不方便”。

在英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委婉语的应用也很广泛。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特别是政客,常常用委婉语来作为掩盖事实真相的工具。战争中失利撤退称为break off contact with enemy (暂停和敌人接触);把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称为depression(萧条);事实上是attack(进攻)却被称为active defense(积极防御)。“贫困国家”一词最初直截了当称为poor nations或backward nations,但太露太直,易引起这些国家的反感,于是改叫underdevelopednations(不发达国家),后来又改为developing nations(发展中国家),再后来又称为emerging nations(新兴国家)。而联合国称他们为less-developed-countries(欠发达国家),等等。

3 英、汉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不同之处

3.1在命名和称谓禁忌上的不同

我们极少看到哪个中国人的名字和他的祖先或长辈的名字相同,甚至连同音都是避讳的,因为中国人向来尊祖敬宗,晚辈的名字与长辈同字或同音都被认为是非常不敬的。然而英语国家中没有名字禁忌,人们常常可以听到小孩直呼一个比他大得多的人的名字。美国人甚至直呼他们祖父母和父母亲的名字。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也可以直呼其名。在家庭里,晚辈可用祖父母或父母亲的名字来命名,儿子与父亲、女儿与母亲的名字相同是非常常见的事。而这在中国是极少见的。

3.2对“老”字的禁忌和委婉不同

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人比英美人更加尊敬老人,认为老龄与智慧相关,越老经验就越丰富。所以在称呼上,人们喜欢用“老”字来表示尊敬,如“老同志”、“老干部”、“老师傅”等。把“老”字加在姓氏后面更表示对人的尊敬,如“邓老”、“叶老”、“贺老”等。而英语国家的人很忌讳提到 “老”字,对它没有赋予肯定的含义,因而有关它的禁忌语和委婉语比汉语多得多。英语国家的人认为老龄象征着衰败、孤独、靠近死亡,故西方人更崇尚年轻。上了年纪的女人和男人被分别委婉地称为a granda dame和distinguished gentlemen。“上了年纪”在英语里委婉的表达方式也比汉语的多,如be getting on (in years) 、past one’s prime、be feeling one’sage、full of ages、far advanced in age等。论文大全。

3.3对个人私事的禁忌与委婉不同

英语国家的人是相当在乎privacy(隐私)的,像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都被视为private affairs(个人隐私)。问一个人,尤其是超过30岁的女人的年龄在英语国家中是极不礼貌的。与他们不同的是,中国人在谈话中常提到这个话题,似乎没有太多禁忌,常听到人们问,“您高寿了?”“你哪年出生的?”当然,打听陌生人的年龄是不礼貌的。

打听别人的薪金或某样东西的价钱在英语国家是不礼貌的,即使在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如果一定想知道某样东西的价钱,只能用委婉的问法,如:Was it expensive?或Did you manage to get it for a good price?可以让被问者有选择是否告知价格的权利。中国人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禁忌,人们愿意回答此类问题。

婚姻状况是另一个英、汉禁忌与委婉的不同之处。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你结婚了吗?”“你有孩子吗?”“离婚了,为什么?”等问题。但在英语国家里,这些问题涉及隐私,不能询问。如果确实对别人的私事感兴趣,可以用婉转的方法提问,如“Are your family large?” “Are there many people in your family?”等。

在英语国家里,政治和宗教信仰也属于私事,应尽量避免打听这方面的情况。而在中国,这些话题是公开的,可以随便谈及。因此,“What party do you vote for? ”或“What’s your religion?”在英语国家中是不该问的。

当然,随着改革开放,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也逐渐接受了西方的privacy(隐私)观念,对别人询问这方面的事情表示反感。应该说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4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外事交往越来越频繁,因而在与外国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异国的风土人情和各种习俗,特别是语言习俗。西方人有“beat about the bush”的语言习惯,汉民族也有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如果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那么委婉语更是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任何民族委婉语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透过一个民族的委婉语,对该民族的心理可窥见一斑。英语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反映了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学习和了解委婉语,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也更有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及言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敏.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8):42—44
[2] 郭红梅. 英汉委婉语与中西文化发展[J].太原大学学报,2005(12):61­­—62
[3] 薛雁. 英语委婉语探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2):108—111
[4] 胡永红.英汉委婉语浅谈[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8):53—54
[5] 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1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修辞在广告艺术中的运用
下一篇论文:译员的素质与国际会议同声传译[1]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