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时事外宣翻译的策略应用。在翻译策略上。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视域中的时事外宣翻译策略。
关键词:时事外宣翻译,跨文化交际,翻译策略
1.引言
外宣翻译曾有许多不同的翻译,笔者认为“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李崇月,张健,2009)的译名在词汇意义、感情色彩和术语特征等方面都略胜一筹。从学科分类来看,外宣翻译在英语语言文学中还算不上独立的某一级的学科,但它却已经是当前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它与“广告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等同属非文学翻译(non-literature translation),而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是翻译方向的分支,翻译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和英语教学并列为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方向。因分类较新,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学术性较弱。外宣翻译的研究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治文献、经济贸易、文化介绍等实用文体的翻译,它的目标读者主要是作为一般读者的外国人和旅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台同胞。黄友义(2008)认为“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多远,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力量”。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国,让中国更多地被了解,翻译工作,特别是外宣翻译工作的力量应加强,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时事外宣翻译的策略应用。
2.外宣翻译的跨文化因素
Nida认为,翻译即文化。ChristianeNord、Holz-Manttari、AndreLefevere和R. DanielShaw等把翻译与文化的密切程度提到更高的层次,他们或干脆用“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来替代“翻译”这一术语,或用“跨文化合作” (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来替代“翻译”,或把翻译看作“文化交融”(acculturation),甚至创造出“transculturation”(跨文化交际)这个新词来表示“翻译”。翻译己不再仅仅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这在学术界己经达到了共识。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是“foreigners”,因此,其中跨文化因素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3.外宣翻译中的跨文化翻译策略
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如何处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就摆在每一项翻译活动中,尤其是外宣翻译中,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差异更应得到处理,以强化跨文化宣传的效果。 Reeves(1994)认为,在对待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内部产生了分歧。一般来说,可分成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归化( Domestication)”与“异化( Foreignization)”。前者主张译语应以译入目的语或目标读者为归宿,即消除文化差异,文化趋同于目的语和目标读者;后者则认为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即保全文化差异,并让差异进入目标语和影响目标读者,使目的语和目标读者感受差异、接纳差异。其实,在两者之间可能还有第三条路线,处理文化差异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增加删减和解释,既能灵活自由地翻译,又能在忠实性和美化、精确和自然的翻译间寻得一些平衡。
3.1 归化
如前所说,归化是指以目标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Nida是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Nida(1993)提倡自然表达法和流畅翻译的策略,被视为是透明翻译的要素。翻译就是交际,翻译的目的之一就是创造出有效的、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将原文化移植到目标语文化之中,以消除文化障碍。
例“民主党派”的归化译语
CN: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EN: Acting on the principle of long-termcoexistence, mutual oversight, sincere treatment with each other, and sharingof both good and bad times, we will strengthen our cooperation with the otherdemocratic parties.
若将“民主党派”译成“other parties”则不能体现中共与各政协党派的“共co-、互mutual、相each other和与sharing”的关系;若译成“democratic parties”则可能将中共与各政协党派的民主取向对立起来,让目标读者产生误解。译成“the other democratic parties”就表明中共和各政协党派都有追求民主的信条,与西方的多党联合执政有对等理解。
在翻译类似词句时,坚持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贴近我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目标读者对我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目标读者的思维习惯,归化策略应用是得当的方法。发表论文,跨文化交际。
3.2 异化
与归化相反,异化是指以源文化为导向的翻译,Venuti为异化翻译的代表人物。发表论文,跨文化交际。他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并公开声言,“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翻译理论和实践,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 Venuti,1992)。主张在译文中有必要让译语目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忠实地再现异域的文化色彩使得跨文化交流更有意义和价值,翻译也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异化的翻译,文化交流才能达到促进本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目的。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作用手段也应该肩负起促进本民族和世界文化繁荣的使命。
例“纸老虎”的异化译语
CN: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那•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年8月)
EN: All reactionaries are paper tigers.In appearance, the reactionaries are terrifying, but in reality they are not sopowerful. From a long-term point of view, it is not the reactionaries but thepeople who are really powerful. “Talk with the American Correspondent AnnaLouise Strong” (August,1946)
“纸老虎”在中文里用来比喻貌似强大、实际虚弱的人或集团,英语中与之接近的习惯用语只有“稻草人”(scarecrow),然而“papertiger”的译法更能准确地表述毛泽东当时想要达到的比喻寓意,传递文化信息。
由上述看来,“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交际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对翻译中涉及的各种文化因素作综合的分析,可以得出:译语既可采用“归化”的方法使目标读者更直接地获取信息,也可采用“异化”的方法让目标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异质文化。因此,他们在处理跨文化因素中是统一的。
3.3 增删
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处于不同的文化社会系统中,其传播具有跨文化性,与同一文化传播语境相比,在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中,传播内容容易出现增值解读、减值解读甚至异值解读,因此运用增补和删减等策略,可以帮助外宣翻译的传播内容被等值解读,提高传播效果。
3.3.1增补。中国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形成了其独特性,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这种独特性与当下的中国国情中时有出现。目标读者得到的信息输入越多,对这些特色词汇的解读就越准确,因此,在翻译时,可以通过增补信息来弥补文化信息差,以全面表达出特色词汇的文化信息,帮助目标读者等值解读外宣内容。发表论文,跨文化交际。发表论文,跨文化交际。
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增补译语
CN: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度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中国2010年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目标是控制在3个百分点以内。发表论文,跨文化交际。
EN: China has targeted a 3 percent rise inconsumer prices this year, Premier Wen Jiabao said when delivering a governmentwork report at the annual sess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China's parliament, in March. (NPC中国的议会)
例中画线信息帮助目标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体中相当于西方“议会”的地位,赋予有“立法”的职能,此外,增补译语也可译成“China's top legislature(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和“China's lawmakers(中国的立法者)”。发表论文,跨文化交际。
3.3.2删减。汉语表达中,常常有四字术语、华丽词藻、壮词、重叠格式、前后呼应等表达,而目标读者要获取的应该是核心信息,过多或重复的译语可能造成信息冗余,在外宣翻译中,对译语做适当删减处理是必要的。
例“聚精会神、一心一意”的删减译语
CN: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EN: We must firmly commit ourselves to thecentral task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centrate on construction anddevelopment, and keep releasing and developing the productive forces. (聚精会神、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与“一心一意”是同义的,在汉语中起对仗、加强语气的作用。译为concentrate on则足矣。
3.4 解释
中文文体中经常会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国两制”、“三个代表”、“四项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八荣八耻”等这些包含数字的缩略术语,为帮助。
例对“三个代表”翻译的解释
CN: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EN: To follow the guidance of Deng XiaopingTheory and the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it always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以上例中的括号部分的解释性说明,能较好地帮助目标读者理解缩略部分的内容,避免外国人对中文文化表述的不理解,或理解不全面。
4.结语
笔者以为,外宣翻译的跨文化处理应以准确、通顺翻译为基础,防止错译滥译,达到全面、及时、真实准确的传播效果,然而,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日益增大的当下,争取话语权、增大中国声音应是外宣翻译的努力方向。在翻译策略上,归化法是基础,异化、增删、解释等方法将是传播中文异质文化到国际社会,让世界其它地区,尤其是英语目标读者地区更加关注、了解和接受中文文化的更为重要的策略。
[参考文献]
[1]Nida A. Eugene.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陈卫安.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外宣翻译工作中的应用[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4.
[3]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1998,2.
[4]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中国翻译,2004,6.
[5]李崇月,张健.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
[6]王红卫.跨文化交际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策略[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7]张基.外宣英译的原文要适当删减[J]. 上海科技翻译,2001,3.
[8]张健.略谈汉语新词新义的英译[J]. 中国翻译,1996,4.
[9]张健.再谈汉语新词新义的英译[J]. 中国翻译,20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