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流行于欧美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作品的哥特风格有三个特点:故事一般发生在荒僻地带。相似性,花开两朵各有其艳—试论《简•爱》与《蝴蝶梦》之异同。
关键词:相似性,相异性,童话模式,叙事角度,哥特风格
《简•爱》(1847)为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书中用浪漫抒情的笔法所描写了女家庭教师简•爱与其庄园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坎坷传奇的爱情故事。相隔一个世纪,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创作的《蝴蝶梦》(1938)与《简•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讲的也是“我”与大庄园主麦克西姆之间的曲折的爱情之路。无独有偶,两部作品搬上荧幕,女主角的扮演者都是英国演员琼•芳登。纵观两部著作可以发现在情节、叙述角度等方面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却也在女主人公的塑造、氛围的烘托等方面有着差异。
究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大致有以下几点:
1. 童话《灰姑娘》模式
格林童话《灰姑娘》讲的是一个平凡善良美丽的姑娘的不平凡的故事。灰姑娘的生母在灰姑娘年幼时去世,临终前告诉她,“只要你永远这样勤劳善良就会有好报答”。好事多磨,继母和两个继姐姐自私、冷酷、残暴还嫉妒灰姑娘的美丽,让她干又脏又累的活,百般折磨她,于是一个干净美丽的小姑娘整天穿着灰色的衣裙,变得灰头土脸,大家称她为“灰姑娘”。尽管如此,灰姑娘的善良和勤劳感动了鸟儿,他们帮她完成了继母的刁难任务并在仙女的魔法下穿上了漂亮的舞裙和鞋子,按时到了皇宫与王子优雅的相遇并翩翩起舞,虽经曲折,最终结为连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1)女主人公的身世。《简•爱》中简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舅里德先生家,里德太太自私冷酷,吝啬对简的爱和关怀,两个堂兄妹刻薄自私,对简百般欺辱,而且还把简送进以剥夺孩子自然天性、损害孩子身体健康为特长的寄宿学校洛伍德,身世可怜之至。科技论文,相似性。“粗暴而凶狠地把我推进红屋子,把我锁在里面,不管我怎么痛苦得要死,大声喊道:‘可怜可怜我!可怜可怜我,里德舅妈!’还有你那个坏孩子无缘无故地揍我,把我打倒在地,你为了这个给我的那顿责罚。”(p34)《蝴蝶梦》中,主人公 “我”失去亲人、身无分文,靠给一个庸俗市侩的太太做“伴侣”为生,一年90英镑的佣金,受尽冷落、鄙视与白眼。科技论文,相似性。“而那位范•霍柏夫人则用带着珠宝戒指的圆滚滚的手指,不住地在自己堆满五香碎肉卷盘子里东翻西扒,还不时疑神疑鬼地朝我的盘子上瞟一眼,怕我的口福比他好。……那客店的女佣对我胆怯的铃声从不理会,我的鞋子也不给拿来,而冰冷的早茶总是像垃圾似地堆在我的卧室门外。”(p9,p10)二人都是以孤儿的身份闯入读者的视线,她们没有家庭背景,在这个世上无依无靠,就如可怜的灰姑娘失去了自己亲爱的妈妈,常年在外的父亲也不能给她足够的温暖,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继母刻薄寡恩,孤苦无依。
(2)男主人公的身世。无论是《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还是《蝴蝶梦》中的德温特先生都是当时富足、骄傲的代表,他们名闻遐迩,是很多名媛佳丽心仪的“白马王子”,他们分别为桑菲尔德庄园和曼陀丽庄园的主人,有着家族的遗产和高高在上的社会声誉,处处受人羡慕和推崇。巧合的是,二者都有着一段心力交瘁感情故事,对放任的悔意和对美好真挚爱情的向往使二者对朴实、单纯、善良的女主人公一见倾心。
(3)“继母”的出现及可恶的“姐妹”们的揶揄刻薄。在《简爱》中,里德夫人和她的两个堂兄妹的刻薄无情自私与灰姑娘中的继母和继母的两个女儿如出一辙,打了简,还把她关在恐怖的红房子里。“他(约翰•里德)向我直冲过来。我感觉他揪住了我的头发,抓住了我的肩头,他真是在跟一个亡命之徒决一死战了。我看他真像是个暴君、杀人犯的样子。我觉得有几滴血从我头上淌下脖子去,感觉有几分剧痛难忍。科技论文,相似性。”(p6) “里德太太很快就又缓过神来,她抓住我死命地摇晃,左右开弓地打我的耳光,然后一句话没说就走了。”(p25)给范•霍伯夫人当“伴侣”期间的遭遇自不必说,来到曼陀丽后受尽丹弗斯太太的挖苦、仇视和陷害。“你!就凭你这样一个人,竟想取代我家小姐的位子。去你的吧,你来曼陀丽的时候,仆人也在笑话你,甚至连那个在厨房打杂的小丫头也不例外,……”(p244)两位可怜的女主人周公都受到了非常人能忍受的委屈和责难,兮兮可怜。
(4)女主人公身上的纯洁及美德。简和“我”外表来看来都很相貌平平,但在平凡的外表下二人都有着一颗善良的美丽的心。简•爱是一个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女孩,她爱她的同学海伦,为她打抱不平;她对罗切斯特法国情妇的私生女阿黛拉充满着同情和怜爱;她宽宏大量,原谅了她的舅母和表兄妹;她慷慨大方,与她的表姐妹分本该属于她一个人的财产;她勤奋、聪明、自信、坚强;总之,她是个人格上和精神上一个完美的女子。“我”虽然其貌不扬,瘦小得像个学生,但天真、羞涩、胆怯而充满活力,与当时的贵族小姐的虚伪、势力、造作和虚张声势形成鲜明对比。
2. 第一人称叙事角度
《简•爱》和《蝴蝶梦》都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即“有限视角”,“有限视角”相对于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觉而言,它是是限知限觉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最大优点是生动形象。以主人公“我”的口吻来组织情节。通篇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随着女主人公的感情波动而感叹万千、引起共鸣。例如,简对待自己爱上罗切斯特先生而又在英格拉姆小姐外貌的对比中自惭形秽的矛盾心理;《蝴蝶梦》中的羞涩的“我”在曼陀丽庄园时时处处受到吕蓓卡的影响而自卑,压抑,紧张;这些都使读者了解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第一人称还使作品悬念重重、险象环生,增强读者的好奇心。读者感主人公之所感见主人公之所见,也就惧主人公之所惧,好奇主人公之好奇。科技论文,相似性。如《简•爱》中,简到了桑菲尔德庄园后,仆人的举动、房间的异火、梅森的受伤等都像谜团一样摆在见面前,对于读者,这些同样神秘。《蝴蝶梦》中丹弗斯太太的种种举动,海边神秘的小屋和疯老头贝恩的存在,使读者和叙述者同样感到迷惑,急切想知道答案,也就会急于一气呵成读完整部小说,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3. 哥特风格
流行于欧美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作品的哥特风格有三个特点:故事一般发生在荒僻地带,背景建筑往往是古老的城堡庄园等;情节上悬念重重,有时涉及衰败和死亡;内容上常涉及家族秘密,非常态的人或事,有时甚至会有暴力和性。总体上给人阴暗恐惧的感觉,故事真相往往隐藏在看似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情节或神秘恐怖的气氛中。《简•爱》和《蝴蝶梦》两部小说主要故事情节都发生在大庄园里:罗切斯特先生的桑菲尔德庄园和麦克西姆的曼陀丽庄,宏伟、肃穆、庄严而神秘。《简爱》中,简走进了桑菲尔德庄园后总是被“奇怪的笑声和罗切斯特先生的古怪行为”所困扰。” “夜如此的静,一声恐惧刺耳的声音传遍整个桑菲尔德庄园……声音来自第三层,越过头顶,令人窒息---救命!救命!救命!”。《蝴蝶梦》中开头的对梦中的曼陀丽的描写---“昨晚,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曼陀丽庄园。……一朵乌云已经遮没了月亮。乌云有好一阵子徘徊不去,就像一只黑手遮住了脸庞。顿时,哦消失了,窗户的灯光也一起熄灭。我面前的屋子终于又成荒凉空壳,没有灵魂,也无人进出。……曼陀丽是座坟墓,我们的恐惧和苦难都深埋在它的废墟之中。科技论文,相似性。科技论文,相似性。(p3)这样的开头哥特式的描写使读者一下子陷入对曼陀丽的幻想,神秘,阴冷、萧瑟、幽深又有些恐怖,衬托出了女主人公自卑、胆怯、压抑、紧张和彷徨。之后,麦克西姆带有“阴影”的目光,丹弗斯太太阴险的笑容及对我自杀的暗示还有海边的小房子等等,都给人一种神秘的悬念,在紧张之余又禁不住继续往下看。哥特式描写在两部作品中有效地设置了悬念烘托了气氛。
4. 结局的火的作用
《简•爱》和《蝴蝶梦》都不一而同的出现了大火,犹如凤凰涅槃,两对情侣因“祸”得福——熊熊的大火烧掉了他们(尤其是男主人公)对于不堪回首往事的回忆,给过去做个结,重新开始新生活,两对情侣都从往事中解脱出来,找到那种返璞归真的真爱。另外,庄园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庄园的毁灭使两队情侣衣真正平等的身份直面对方,同时也代表着作者对平等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尽管两部作品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之处。
(1)首先,《简•爱》是一部很强的现实主义作品,塑造了简这一文学史上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光辉女性形象。《蝴蝶梦》则是部浪漫主义小说,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艺术上以情节取胜,利用悬念使情节始终围绕吕蓓卡的死进行,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2)女主人公的塑造上。简自信自强,她纯净、自然、独立不羁、不卑不亢、勇敢坚强,她曾救过罗切斯特并给他以心灵上的安慰;虽然深爱着罗,可发现罗的真实意图后她严辞拒绝做罗的情人;在得知罗隐瞒已婚身份之后,她毅然决然离开了他;最后又在真爱的呼唤下回到了需要她照顾的罗身边,而此时的罗已是身体有残,不明分文。她那段“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这是我的心灵和你的心灵在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一同站在上帝的面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更是掷地有声、字字铿锵。 而“我”相比之下,依赖性强,软弱,天真、自卑、羞怯,时时处处手足无措,像个需要照顾的小女孩,有些虚荣;总之,相形之下,简的形象更鲜明生动更震撼。
(3)叙事方式上有所不同。《简•爱》采取的是顺序,从简的童年直到最后见长大成人与罗结婚,而《蝴蝶梦》采取的是倒叙,通篇是女主人公的回忆。
(4)艺术效果处理上,《蝴》中心理活动描写较多,时时处处使读者窥测到女主人公的所想所感,从而跟着她一步步揭开吕蓓卡的死因。而《简》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内心。一段精彩的对话篇幅可达十几页之多,主人公的所想都言之于表。
(5)《简》中的主人公简一直处于舞台的正中央,是名副其实的主人公,而《蝴》中,吕蓓卡的形象如影随形,主人公“我”也被迫处于一个衬托的位置,与其说是描写“我”不如说是以“我”来衬托吕蓓卡,使吕蓓卡的形象更逼真形象。
5.结语
《简•爱》和《蝴蝶梦》都是女性文学的经典作品,其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深入人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而者在情节模式、人物塑造、哥特风格上的相似说明了文化与文明的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又是文明传承中个体的体验差异及表达形式的不同的表现。作为两部为人百读不厌的作品,其中所表现的女性的坚强和柔美最令人称道。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达芙妮•杜穆里埃.蝴蝶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3]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5]曹静.《蝴蝶梦》和《简•爱》中哥特写作手法的比较[J].镇江高专学报,20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