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宋诗中的昭君形象

时间:2016-04-29  作者:佚名
薄桃宫中颜色惨,鸡鹿塞外行人稀。沙碛茫茫天四围,一片云生雪即飞。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这首诗抨击政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矛头指向南宋投降派。又如沈继祖的《昭君村》“汉已无策唐效之,公主沦弃豺狼域。何不设备御狂胡,人言仲舒计已疏。不以女色媚穹隆,圣宋之德千古无。”李纲《明妃曲》:“宁辞玉质配胡虏,但恨拙谋羞汉家。”

 

四、结语

昭君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题咏昭君的作品也总要打时代的印记。鲁迅先生读《红楼梦》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昭君故事也是这样,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昭君故事中的某一要素或某几个要素感触颇深,于是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进行重点发挥,便使作品出现了不同的主题倾向。宋代文人多具有浓烈的政治情怀,却往往报国无壮志难酬,故而普遍借昭君抒写满腔的复杂心绪,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出心中的昭君,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宋人的昭君传奇,也留下了宋人自身心态的复杂密码。宋代文人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对命运的思考,他们的昭君诗虽然仍没有偏离“昭君怨”这一悲情基调,却将“怨”的成份表现得更加深刻,给昭君题材注入了新的因素与活力。法律论文范文宋代昭君诗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失意与不得志,还有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宋代题咏昭君的诗大多表现了宋代文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对女性“红颜祸水”的误解,以及对和亲政策的反对。

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参考文献
[1]:张小丽《宋代士人心态的解读》 江淮论坛 2007年
[2]:王志明《四大美女文化揭秘》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5年
[3]:闵泽平《昭君形象的丰富与转换》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 2000年
[4]:唐眉江《宋代昭君诗中的风云气》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
[5]:胡小成《古代昭君题材的历史流变》 求是学刊 2006年
[6]:孙义梅《咏昭君作品思想主题的演变》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
[7]:李小凤《昭君诗词曲中典型意象的文化意蕴》 烟台大学学报 2005年
[8]:张昌羽 ,萧洪恩《咏史与诉怀:历代诗词评价王昭君的审美尺度分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3月
[9]:王宝琴《昭君形象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西北师大学报 2007年7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宋代女子题壁词概论
下一篇论文:试析乔伊斯《死者》中的“死亡”主题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