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新女性形象

时间:2015-10-14  作者:龚晓萌
  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女性开始公然、大胆地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她们开始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大胆地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坚定地与破坏婚姻自主者进行顽强的斗争。她们不再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而是牢牢地撑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做命运的主人。她们的出现为新时期的女性添上了一道清新诱人的风景,是那个时代进步女性的典型形象。

 

在当时的时期,女性不仅为了自身幸福大胆地与封建包办婚姻者进行坚决的斗争,争取爱情婚姻上的自主,同时一些女性也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抛弃旧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思想观念,由从前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家庭生活逐渐融入到社会集体生活之中,开始参加只有男人才能参加的社会劳动,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传家宝》中的金桂和《孟祥英翻身》中的孟祥英。在赵树理所塑造的这类女性形象中,她们的“思想比较解放,以大局为重、不拘小节、敢想敢干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敢于和习俗风气作斗争。”[11]

《传家宝》,写了农村中一个贫农家庭里婆媳之间的矛盾。这个最平凡、最日常的,在农村家庭里不知重复着几千遍的婆媳关系。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它的本质,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农村两代妇女的生活观念的冲突,看到了妇女旧的生活和旧的观念正在渐渐死去,新的妇女生活和新的观念在渐渐地成长中,它征服了旧的,代替了旧的,看到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历史,从这一婆媳间的冲突中,走向未来。历史的,留在婆婆脸上的痛苦的皱纹,正在被媳妇的健康的光辉渐渐抹去,正如王宾阳的《说传家宝》中所说,这是“一面历史,一面镜子”。[12]在这篇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婆媳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而且,我们也发现农村妇女开始从整日围着锅台转的单调生活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

小说中的媳妇金桂是在新时期政权的建立中成长起来的,她不再满足于自身的价值只发挥在每日烧饭,洗衣等家庭琐事中。她开始认识到妇女自身的地位与价值,这对于一个农村的妇女来讲是难能可贵的。对于生活,也开始了有了新的展望与认识。在小说刚开始时,就提出“金桂是个女劳动英雄。” 她不喜欢待在家里,她喜欢走出家门,做过去只有男人才做的活,这便是金桂与传统的女子的不同之处。在与婆婆的谈话中,她对生活的认识有着许多与其不同之处,也展示出旧观念与新观念的不同。婆婆埋怨她洗一棵白菜就用半桶水,她却提出自己的理由,“两瓢水吧,什么值钱东西?倒河里多担一担就都有了。”她对生活也不再是一味地勤俭节约,而是,该花的花,该用的用。婆婆说她,不做鞋子,不做衣裳,只知道集上买着穿。金桂却不慌不忙地说:“这个由我也是算过帐的,自己缝一身衣服得两尺,裁缝铺用机器缝,只要五升米的工钱,比咱缝得还好。我九尺卖出价九趟煤,五九赚四斗五,缝一身衣服买一对鞋,一共才花二斗米,我为什么要自做。”[13]分析得头头是道,句句是理, 又能权衡轻重得失,与传统的自己纺线, 自己做的观点大不相同,同时,我们也能看出,金桂宁愿做重活,也不愿意做纺线之类的轻活。她开始认识到男女平等,对于劳动,不分性别。她在时刻响应着“妇女要参加主要劳动”[`14]的口号。媳妇金桂,她并没有在会场上向我们发言,但是却如此信服地相信着她不知背了多少次煤,不知去了多少次会,我们亲切地听到她在向我们算细账,她不止一次地一个字一个字告诉我们说:“妇女要参加主要劳动”,这是妇女解放的真正的道路。她有着好脾性,大方、婆婆平常说几句,她满不在乎。但是当她和小娥的丈夫进屋时,听到婆婆在埋怨自己,她鼓起了嘴来,因为小娥的丈夫是她的上级,她犯不着受委屈。到了婆婆开了口,她却和气多了,因为她有机会辨白自己了。等到婆婆提起了关于领导权的问题时说:“叫她先灭了我吧!”她真动了点小脾气。当她看到小娥丈夫是站在自己一边时,她马上和和气气地交待起来。这整个过程,很自然也很真实。当她把她的账本在也婆婆面前摊开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她不是摊在任何某一个年老的妇女面前,而是摊在整个旧的历史前面。她在向它宣告,宣告旧的妇女的痛苦的结束和新妇女生活的胜利和它的未来远景。”[15]

金桂在小说中,她所参与其中的是社会集体劳动,在广阔领域里繁重的劳动互助,改变了女人所因袭的一切传统观念。婆婆嫌他洗菜用水多,她则认为那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多到河里担一担就都有了。”婆婆嫌她不自己做衣服和鞋子,不象个女人样,她则认为参加主要劳动挣钱多,“我为什么要自己做?”而她就是在这些分歧中,形成了自己的新品德和新的个性,并且明显地标示着这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如果女人要从狭隘和繁琐的唠叨中解放,她就必须要在劳动中争取和男人一样的工作。生活领域的扩大,思想也就必然开朗和活跃起来,金桂之所以成为新时代的女性代表,就是因为她在劳动上摆脱了作为男人劳动的从属地位。

《孟祥英翻身》也同样反映了农村妇女地位变化的问题。孟祥英所过的辛酸的非人的生活,在旧社会妇女中,是很有代表性的。封建伦理象一把枷锁,铐在无数的妇女身上,如果不把它打碎,所谓农村的进步,妇女真正的解放,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小说主要写了孟祥英怎样遭受婆婆的虐待,又怎样在新政权的建立下摆脱老规矩,获得自身的解放。在封建时期,媳妇的地位十分低下,处境也十分艰难,不但要受到婆婆的虐待,还要受到丈夫的辱骂,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

婆媳们的老规矩是当媳妇的时候挨打受骂,当了婆婆就得会打骂媳妇,不然的话,就不像个婆婆的派头,男人对付女人的老规矩是“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谁没有打过老婆就证明谁怕老婆。[16]

这便是孟祥英的生活背景,而在她自己的身上,又有一些新的特殊条件:一是娘家没有人做主,二是娘家穷,买不起嫁妆,三是离娘早,针线活学得不太好,四是脚大,五是当过家,遇了事好说理,不愿意马马虎虎吃婆婆的亏。这些在婆婆看来,都是该挨打受骂的条件。

在祥英受到一系列不公平待遇时,她并不像传统观念中的小媳妇一样,只知一味地屈服忍让、哭泣,而是打破封建传统伦理的锁链,站在自身的立场上,争取自己的地位。因为不小心碾坏了笤帚把,婆婆便大骂起来,祥英忍不住便顶撞起来:“我娘死了多年了,现在你就是我娘!你骂你自己吧!娘!”[17]从婆婆要布不给时,祥英便和她讲道理,说得她无言答应,她便骂起来。祥英因理由充足,便和她争辩。这些都反映出祥英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小媳妇。

随着新政权在农村的不断建立,妇女地位也相应得到了一些改善。祥英从家庭走向社会,不再充当家里的“受气包”、“出气筒”。而是开始去迎接新的生活。当了村干部,成了妇救会主任,明确宣布,妇女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反对婆婆丈夫打骂,要提倡放脚,要提倡妇女打柴、担水、上地和军人吃一样饭干一样活,要上冬学,做事也要有些主见。在政府号召采野菜度荒时,祥英挨门挨户劝她们,说“死不了还得吃”说“过了秋天野菜也没有了”,说“野菜和糠总比吃纯糠好”这个时候,祥英不再是那个惟惟诺诺,只知哭泣的小媳妇了,而敢于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由一个受饿挨骂的可怜儿媳成长为一位“劳动英雄”。“遇事要讲明道理,亲自放手领着干,自己先来做模范。”这是新政权成立时期一个新的祥英形象,通过自身的努力,打破传统的观念,最终获得自由的解放。

祥英从出嫁后挨婆婆的骂,遭丈夫的打,还差点像奴隶一样被婆婆偷偷买掉,到当上妇救会主任,祥英的自我意识开始发生了变化。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杨朔散文的绘画美
下一篇论文:从门槛的象征角度探讨门槛禁忌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