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伴随着该产品消费市场的成长而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当面临外资品牌反击时,便会迅速的衰落,中国的民族手机产业曾经上演过这样的一幕,中国的民族平板电视产业也曾经上演过这样的一幕,那么下一幕又会发生在哪个产业上呢?汽车产业?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目前中国民族汽车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日韩等汽车强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道路,对中国民族汽车企业如何才能摆脱手机和平板电视的厄运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汽车,自主品牌,民族汽车企业
一、自主品牌汽车现状
自2002年开始,伴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井喷,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开始逐年递增。2007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一度接近31%,超过日系、德系、美系,市场份额实现第一位。曾经让无限期待自主品牌的国人以为这是自主品牌汽车集体爆发和崛起的标志。然而好久不长,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小排量车风光不再,使得自主品牌出现销量和市场份额双双下滑,全年以市场份额26%终局。2008年自主品牌轿车似乎延续了这种下滑的趋势,1—8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83.5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4.77%,市场份额比2007年又下降了1个多百分点。
(一)自主品牌面临市场环境
1、国内市场汽车消费市场的增幅逐渐放缓。自2002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超高速增长达6年之久,远远超过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这几年的增长速度中看到,汽车市场的年增长率的总体趋势还是处于缓慢的下降状态的之中的。另外,虽然由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其间接影响以及由其引发连锁反应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这对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影响较大,同时也可能使中国汽车消费的拐点提前到来。
2、出口环境的持续恶化。目前中国出口的整车中,90%以上的汽车是由民族汽车企业创造的。本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已经给汽车出口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势必会波及到俄罗斯、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经济,影响到当地的汽车需求,但是这些国家正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因此雪上加霜,我国民族汽车企业会也受到较大冲击。
3、竞争力不断减弱。目前上游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处于上升状态,但是持续的价格战,却使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价格却始终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从而进一步压缩了民族汽车企业的利润空间,削弱了民族品牌未来竞争力。
4、小排量汽车市场的持续萎缩。首先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随之提升了,大排量的、更高级舒适的汽车成为了主流选择;其次是很多人开始了第二辆车的消费时代,所选车型必然会上一个档次。总之,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呈不断下滑的趋势。但是小排量汽车市场正是中国民族汽车企业的主力市场,势必会对民族汽车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5、合资企业挤压。从去年开始,合资企业开始大举进攻小型车市场,并且推出了精品小型车招牌,这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来说,打击无疑是准确和致命的。
(二)自主品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问题
尽管面对跨国汽车公司激烈竞争,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质量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质量问题。从江铃陆风欧洲碰撞测试结果到华晨尊驰碰撞测试结果,再到C-NCAP碰撞试验的失败都说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并没有很好解决质量问题。在这一方面,韩国现代汽车在进入美国之初遭遇的“质量”危机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韩国现代汽车通过走大力改善产品质量的道路摆脱了这种危机并逐渐得到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本以为我们的民族汽车企业有了韩国企业汽车前车之鉴,不会再在这方面重蹈韩国的覆辙,但是中国的汽车企业却还是在这里又栽了跟头。
2、产品结构
自主品牌产品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下、技术含量、利润不高的低端产品。由于前几年汽车市场的大量增长和合资企业无暇顾及小车市场,为自主品牌在小车市场一路高奏凯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民族汽车企业只是一味倚重于价格大战,在精品路线上却难以迈开步伐,从而错失了向精品、时尚、安全等更高级别市场需求升级的良机。但是当人们对汽车的消费已经由产品消费向品质消费过渡,同时合资企业也开始谋求这片市场的时候,自主品牌既没有能力开发高端车型可以进攻中高端市场,也没有自己的精品小车可以与合资企业对抗,才会出现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利润不断的被蚕食的悲惨命运。
3、核心技术的缺失,自主创新能力弱
核心技术缺失似乎是中国民族企业的通病,不管是家电行业还是手机行业,都是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才导致的自己辛苦培育出来的市场不断的拱手让给外资品牌。但是这种情形有可能会再一次降临到自主品牌汽车的身上。虽然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不断推出各种新型汽车品牌和产品,在汽车产品极大丰富的市场繁荣背后,中国汽车工业却始终摘不掉“技术空心化”的帽子。从技术意义上讲,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实质上只是世界汽车巨头的组装车间。
4、品牌形象
在中国车市井喷的时候,自主品牌纷纷以低价小车成功切入市场。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小车的成功同样也造就了自主品牌低质、低档、低价的品牌形象。但是随着购车族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对汽车的品质及内涵要求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而以廉价形象示人的自主汽车品牌显然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