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也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的客观存在,消除恐惧心理,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其次,体育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运动负荷,加强安全教育,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正确对待伤害事故。学生要在健康状况下参加体育课,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冒险,切实做好准备活动。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保障体育教学中的安全。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体育教师,学生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营造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校园服务。但是,在全国上下“学校安全事故”的高压下,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了体育教学的拦路虎。尽管各级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强学校体育的安全问题,学校也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亮出的了红牌,但作为体育老师还是有所担忧,甚至有的体育教师采用各种消极方法来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放羊式教学”。因此,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既能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可以为同行们在教学中提供借鉴。
1 正确的认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不少体育教师因为担忧安全问题,在教学中采取“放羊式教学”,甚至希望取消体育课。其实这种“因噎废食”大可不必,我们应从“学校安全事故”的阴影走出来,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体育课中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有运动性损伤、青春期躁动性损伤、不可抗力性损伤等类型。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其中教师因素包括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基本功的落后,教学艺术和技巧缺乏体育教师,教学无针对性,部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体育医学监督不健全和保护措施不落实;学生因素包括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动作掌握缺乏科学性,身体素质差,自我个性的影响等。
1.1 安全问题的客观存在
体育教学中活动是载体,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使我们的体育学科的任务得以落实。正是因为这样,安全问题才客观存在,笔者对本组15名体育教师做过调查,他们中年龄最大是50多岁,最小是刚工作3~4年,在他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曾发生过安全问题,自己都记忆犹新。因此,作为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回避的事实,我们体育教师没有必要去隐瞒,而应积极面对,思考如何去落实好安全问题,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更安全。
1.2消除恐惧心理,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由于安全问题客观存在,部分老师还在这方面吃过苦头,因此,会有部分老师产生惧怕心理,进而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人不敢安排一些激烈对抗的项目和一些体操类、投掷类项目,甚至有人出现只要安全不要内容的课。另外,从学校角度看,领导也害怕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出现,进而有随意删减体育课现象论文网站大全。这些不良现象产生,表面上看是规避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风险,但已经严重干扰了体育的正常教学活动,使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大打折扣。
1.3合理安排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落实。
2 师生共同努力,保障体育教学安全
体育课中对抗性的活动是常见现象,教学中出现的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体育教学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双边活动,保障安全体育教师,师生都有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障安全,又要让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1体育教师在保障体育教学安全中起主导作用
2.1.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供选择,我们应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还有季节、气候等因素去安排教学内容,在综合上述因素中,力求合理、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发生。不能脱离实际,凭空想象,要周密考虑,合理安排。
2.1.2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
学期前,上课前,我们都要先了解自己所任教的学生情况,尽可能熟知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守纪情况等,这样,可以为我们备课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我们上课打基础。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体育教师应针对上课内容及学生情况,去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步骤。要加强预见性,预见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这样,我们可以较好地去组织、驾驭课堂,有效地实施教学,有效地防范伤害事故发生。
2.1.3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好课堂常规
学生参加体育课,都是在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他们生性好动、活泼可爱,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利用课前的一点时间或者利用室内课机会,还有学校橱窗等,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参加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认识到位了,也就自然和老师配合了,当然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良好的课堂常规;也是保证体育课安全进行的前提之一。体育课上,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并努力要求学生做到,切不可忽视组织、纪律性的要求体育教师,更不能放纵学生,要及时发现、处理违反课堂常规的人和事。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得以落实,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才能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当然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
2.1.4 合理安排课堂运动负荷
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并且学生正是在这样不断适应中得到身体锻炼。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时,学生得不到锻炼,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专业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做到张驰有度,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的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从这点来讲,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要高,要懂得如何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
2.1.5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
场地、器材是上体育课的必备条件,能否保证这块安全,将直接影响课堂能否安全进行,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场地、器材,避免场地不整,有障碍物等情况出现。布置场地器材时,首先要考虑合理的空间位置,防止相互拥挤相撞等出现,还要考虑不能千篇一律,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当然,每次工作前,首先要对场地、器材本身做安全检查,防止因器材本身安全隐患而导致伤害事故。
2.1.6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正确对待伤害事故。
我们总是在尽最大努力去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但实际工作中,伤害事故是难免要发生的论文网站大全。因此,我们就必须掌握一些急救方法,争取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开展救治,阻止伤害事故进一步恶化,也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专业体育教师都应该懂得中暑,脱臼、骨折、抽筋、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当然,如果遇到也不要惊慌,首先开展急救,同时应尽快通知校医、学校等,采取合理、有效地处理措施。再者,对已发生的伤害事故,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学校去联系,要以积极地态度参与进去,如陪伴学生、垫付费用等,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2.2 学生在保障体育教学安全中起主体作用
2.2.1要在健康状况下参加体育课。
由于体育老师任教班级较多体育教师,不一定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身体状况,因此,学生要主动向老师报告自己的既往病史;另外,我们锻炼为了健康,那么身体不舒服时不提倡坚持锻炼,要主动请假。
2.2.2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冒险
体育课上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自作主张,不做冒险动作,从自身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事故发生。据我观察,好多伤害事故发生时,往往是学生擅自作主惹的祸,再者就是做冒险动作发生多。
2.2.4切实做好准备活动
做好准备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体育课上,老师非常注重准备活动,但我们学生往往不重视、不配合,这样身体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发生伤害事故当然就多了,因此,我们的同学一定要对准备活动有新的更高的认识,让自己在最佳状态下参加体育课。
3 结束语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不上体育课或回避安全问题。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分析去寻找体育教学的“良方妙药”保障学生的安全。学生对自身的安全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安全隐患,确保体育教学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庞明星.体育教学安全问题之我见[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0,(01) . [2] 张彬. 浅谈体育教学安全问题[J]. 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 2005,(01) . [3] 李方玉. 对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02) . [4] 刘世健.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 青年文学家, 2010,(09) . [1] 宋文龙. 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6) [2] 郭建伟. 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09) [3] 陈裕. 对体育教学安全的探索与思考[J]. 考试周刊, 20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