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6±11.469
非独生子女
19.56±4.642
49.28±9.000
68.85±10.354
24.40±2.395
61.31±10.946
F
1.106
1.322
0.592
0.071
0.372
P
0.294
0.252
0.442
0.790
0.543
单亲家庭
18.33±5.598
50.12±9.162
69.751±2.344
25.58±3.895
58.33±8.616
非单亲家庭
19.95±4.880
51.42±14.349
70.07±11.029
24.31±2.314
61.52±11.253
F
0.175
7.408
0.802
8.284
0.700
P
0.676
0.007
0.371
0.004
0.404
父母都无
外出打工
20.10±4.793
51.01±9.354
71.11±10.963
24.46±2.511
61.25±11.179
父母都外出或
只有一方外出
19.55±5.101
49.15±9.643
68.69±11.140
24.28±2.358
61.42±11.111
F
0.352
0.062
0.079
0.666
0.032
P
0.554
0.803
0.779
0.415
0.857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表1表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总体情感指数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其中,城镇和农村中学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结构中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在总体情感指数中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在自尊量表中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其它变量差异不显著。
3.2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及领悟社会支持各水平的相关分析
表2列出了主观幸福感与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各分量表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矩阵, 情况如下(表2)。
表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各变量之间相关
变量
生活
满意度
总体情感
指数
主观
幸福感
自尊
家人
支持
朋友
支持
其它
支持
领悟社会支持
生活满意度
1
总体情感指数
0.087
1
主观性幸福感
0.519**
0.897**
1
自尊
0.128*
0.045
0.185**
1
家人支持
0.209**
0.150*
0.222**
0.061
1
朋友支持
0.194**
0.094
0.167*
0.048
0.312**
1
其它支持
0.213**
0.039
0.128
0.033
0.422**
0.598**
1
社会支持
0.258**
0.118
0.215**
0.033
0.713**
0.829**
0.834**
1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由表2中可以看出: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相关显著(P<0.01),其中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相关(P<0.01),与自尊呈正相关(P<0.05)。 总体情感指数与社会支持中家人支持呈相关(P<0.05),与自尊相关不显著(P>0.05)。主观幸福感与朋友支持,家人支持以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相关(P<0.01),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P<0.01)。
3.3 初中生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各指标对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分别以初中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其它支持为自变量, 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用enter法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和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不同,其中朋友支持其它支持与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的预测力,而家庭支持其它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及其指标的作用不显著。由此可见,自尊、朋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作用。
表3 初中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B
Beta
t
P值
R2
调整后R2
自尊
0.521
0.198
2.935 **
0.004
0.091
0.082
家人支持
0.361
0.137
1.974
0.331
0.053
0.033
朋友支持
0.684
0.222
3.217 **
0.002
0.110
0.088
其它支持
1.105
0.106
0.581
0.562
0.049
0.044
领悟
社会支持
1.195
0.026
0.371
0.711
0.031
0.029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4 讨论
4.1 初中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状况分析
研究表明,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初中生的自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可能由于被试中大多数为农村学生有关,而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可能存在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初中生体验到的总体情感指数在年级上存在差异, 初一学生体验到的总体情感程度比初一学生多,这可能由于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感受更多的升学压力,因此感受到的幸福感程度不高。其次,城镇和农村初中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对生活更满意,这可能是由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各方面还存在差异。最后,初中生家庭结构中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在总体情感指数和自尊中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的学生感受到的幸福感低于非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自尊程度比非单亲家庭低,这可能是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照顾没有非单亲家庭多,受到的歧视和困难更多,单亲家庭中的学生生活更艰辛。
4.2 初中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通过对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及其不同来源与主观幸福感的皮尔逊相关分析中发现,生活满意度、总体情感指数、主观幸福感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