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从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成因看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时间:2015-05-14  作者:赵付林 杨秋萍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成因分析,了解到大学生信教主要是由遭遇人生困境、人际传播、大学生团契生活、对基督教义的理解探讨和高校人文教育的缺乏这几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了解大学生信教成因对认识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信仰基督,团契,人生困境,学校,人文教育缺失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传入,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高求知欲的群体,他们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逐渐有一部分人开始由接触基督到信仰基督的转变。而且有研究指出大学生信仰基督与其他宗教信仰相比发展势头更迅猛,业已超过其他宗教,成为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本文主要以无锡地区大学生团契为例来分析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成因。

就信仰基督教的无锡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是参与大学生团契活动。本文主要以某大学生团契中的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对他们信仰基督教的成因做了研究分析。在参与调研的对象中我们具体把他们划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一生下来就能使宗教观念和宗教群体的实践内在化;另一种人是要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期经受一种皈依的过程才能实现宗教信仰的内在化。就我国信仰基督教的人群而言,前者可以指具有家庭信仰,从小受洗的基督徒,后者则是后天皈依基督信仰的基督徒。社会学中称其为“先赋的基督徒”和“自致的基督徒”。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自致的基督徒相对先赋的基督徒的比例较大。他们的信仰历程主要是通过团契活动发展的,谈及对基督的信仰他们都洋溢着一种幸福的归属感,在团契里基督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关心。这与他们最初与基督接触的起因有关,很多人接触基督是在生活和学习上遭遇困难的时候。

1、进入大学遭遇各种困境转向团契生活。

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面对着很多的竞争,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在面对这些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很多同学感到迷茫彷徨、不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他们感觉身边的人突然间变得不那么友好,世界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和谐。正是这种人际关系危机给他们日后信教提供了契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人是在这种契机下接触基督的。

黄同学说进入大学之后,自己变得比较内向,很少与人打交道,下课后就是回去玩电脑,宿舍关系也变得异常的冷漠,他看不到人际关系美好的方面。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基督,并收到了团契弟兄的邀请,那次聚会之后让他感受到团契成员之间的和谐氛围,很有家的感觉。这种友好互助的氛围激发他参与团契生活,也正是这次的聚会让他接受基督,并信仰基督。在信仰基督的一年里,他变得开朗起来,主动关心身边的人,人际关系也变得很好。同时也有大部分同学是遭遇竞争压力和失败的打击之后,内心变得空虚无助,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带着功利的心信仰基督,之后却诚心地接受基督的洗礼。为什么面对失败和挫折他们选择基督祈求消灾避祸,渡过难关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面对高考,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是他们唯一的目标。当他们进入大学之后,这个目标就不存在了,他们对未来的人生缺乏完整的规划。在新的环境下他们需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但是很多同学因为种种原因而处于迷茫期。基督正是在此时,通过先赋基督徒把基督教教义传给他们,也正是这种情况容易引起他们的认同。当然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缺失,竞争压力和失败以及目标的迷失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大学生所遇到的生活困境,但是他却是大学生信仰基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缺失导致角色认同危机,大学生自身责任模糊,大学阶段自身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树立怎样的目标?是以分数、荣誉、奖励为己任,还是以求知求真为根本?选择的过程必然会面临得失的比较,由此产生强烈的“我应该怎么办”的心理冲突。这些冲突的汇总,必然导致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反思和追问,强化或者动摇原有的自我认同。传统的宗教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与宗教信仰存在关联性。例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认为皈依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剧烈痛苦、混乱、绝望、冲突、罪恶感和其他类似的心理困扰而引起的。但总的来说这并不是大学生信仰基督的主要原因。

2、团契学习,是推动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重要力量

通过参与团契活动,大学生一起参与圣经的学习。团契(fellowship)在希腊原文中的意思可译为相交、交通、交接、同领、捐钱捐物等等。所以团契的主要意思就是:相交、交通、彼此的分享和参与。基督徒组成团契小组,通过团契生活,共同在信仰生活中得到成长。在调研过程中每个自致的基督徒信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的,他们在信仰过程中大都经历了从怀疑上帝的真假到怀疑圣经的真假,之后是怀疑耶稣的真假这一过程。其他也有对上帝造人,耶稣复活存在怀疑的。然而也会因为科学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而产生对现代科学全能性的质疑,对进化论产生质疑,对理性可以解决一切进行批判。这种不断质疑的过程正是不断寻找信仰基督的合理性过程。如果这一阶段无法寻找出信仰基督的合理性,他们是无法说服自己信仰基督的。自致的基督徒,通过团契生活,通过自己对教义不断的感知,通过自己不断积累的宗教经验和宗教体验来深化宗教的信仰体系。

3、人际传播是大学生接触基督的主要途径

一是同学介绍。每个先赋基督徒进入大学之后,会经常去当地的教堂做礼拜,通过当地教堂被介绍到团契组织,进行日常的宗教活动。他们回到学校,会与同学分享在团契的生活,并乐于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在学生宿舍文化中,基督的教义和基督徒的友好热忱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同辈群体并引导他们接触基督,参与团契生活,信仰基督。

二是偶遇基督徒。一部分群体是在圣诞节等大型的西方节日活动的时候去教堂观看圣诞节目,在与基督徒的互动中结识;一部分是参与基督信仰的问卷调查与基督结识;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其他的机缘接触基督。但起初他们大都是在参与基督教活动,对圣经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信仰基督的。

三是恋人的影响。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的男性信基督是缘于自己的女性伴侣,而且信教的人数女性远远高于男性。在所调研的三个团契中,女性比例为67.9%,男性比例为32.1%。一个原因是因为基督徒的婚恋观要求另一半最好也是基督徒,最起码在相恋或结婚后要带领其信教;另一原因是基督教义要求基督徒必须忠于自己的伴侣,这也是比较现实主义的女性选择自己的另一半为基督徒的一个重要原因。

4.大学人文教育功能的缺失

按照约翰·罗弗兰德的观点,生命中的紧张与危机事件是个人成为“宗教追寻者”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当这些紧张与危机在既有的架构与方案中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时,当事人便可能寻求宗教上的替代方案,从而成为一个潜在的宗教皈依者。大学生在学校中遇到困境感到迷茫,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如何去走,而团契生活明显的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的缺失。在访谈中很多同学说,他们喜欢生活在在这样的团契里,可以一起做饭,一起唱歌没有学校里条条框框的束缚,很有家的感觉,而这是在校园中他们所不能拥有的。在这里有问题大家一起帮忙解决,不会因为有名利方面的纠纷面红耳赤,你争我夺。在学校大家可能因为入党而竞争,因为拿奖学金在各方面展开竞争,相互揭短,这些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也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危机。这些使他们无法敞开心扉接纳身边的人,在生活中缺乏信任。李同学说正是在团契里,让他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可以敞开心扉地去信任,可以无话不谈的生活,使他认识基督、信仰基督的。

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孤单的,它不像中学时期那样在固定的教室,有很多单纯的只为真心的人。大学里上课的流动性,自习室的不固定性,以及由于各方面的竞争或其他原因使得同一个班级或一个宿舍的同学不愿结伴而行,合作学习缺乏,从而导致孤单的学习生活产生。另外,社团活动又比较单调,绝大多数是多才多艺的同学参加,没有才艺的只能是打杂的,长期下来就会感觉社团乏味,不再对学校团体生活感兴趣。而团契里的生活是合作式的,没有人因为一个人毫无特长而拒绝接纳他。与之相反,在团契里,可能因你取得的一点进步就会得到大家的表扬,得到神的荣耀。在开放程度上,大学社团与团契活动是不可比拟的。

辅导员的工作做的不到位,心理辅导流于形式。在大学每个月都有心理辅导,但几乎都是形式。刘同学说,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几乎很少有人去过,每年会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月辅导,几乎都是以晚会的形式举办。领导上台讲话,观众们鼓掌,同学们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很多辅导员因为事务过多,无法及时处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以后有事不愿寻求老师解决。当这些同学找不到诉求对象的时候,就会陷入孤单的境地。在现实的架构中找不到出路,转而诉求宗教。

5、各种因素的综合成为大学生信教的成因

总之,大学生信教主要是由遭遇人生的困境、对基督教教义理解的探讨、团契生活的影响、学校人文教育的缺乏和人际传播这些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的。大学生对基督教的信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经历相当长的一个过程,并没有因为接受洗礼而达到顶点。他们共同的团契生活、在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成长过程和意义的思考,来确定他们对自我的认同和对群体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认同是一种自我构建的结果,是在认知与情感、经验与判断、感性与理性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价值选择。陈同学说,作为一个自致的基督徒来说,她对基督的信仰是伴随着一步步的理解,而逐渐接受的。在团契里快乐的生活,让她感到基督的存在。他希望能够把这种力量传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从大学生信仰基督的成因来看,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信仰基督的重要成因。就学校而言,学校领导集体应当增强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力和把握力,对本校价值的提炼力和变革力以及对学校主流价值的渗透力和转化力,从而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增加支持网络,积极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使大学充满着人文关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学生的孤独感。辅导员应该深入学生群体,经常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会自我调节。大学生自身也应当主动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地增强自我意识,不断地明确自我,做好自我定位,形成合理的自我认同,才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茫、迷失。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创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篇论文:挫折教育——一个臆想的神话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素质教育论文
最新素质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