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日本侵略政策对营口商业衰落的影响—以中药和茶叶贸易为对象的考察

时间:2016-06-13  作者:张彦伟
当时较为有名的类似店庄有搬运中药(脚行)的新泰兴、熬制海马追风膏的永和堂、制售竹沥的永德成、专营定州眼药的公和堂、经营切药刀、捣药缸、盂钵、药碾子等的德福盛,制售药滤子的新福成、炼制轻红粉、红升白降丹、银珠的同太昌等等。由于中药行业门类齐全、交易繁盛,全国各地知名药店如北京同仁堂、广东广芝馆、杭州胡庆余堂等都纷纷在营口寻找销售点。在全国13个中药帮会中,以营口为帮首的“关东帮”,网络东三省中药行业近千户。营口港中药进出口量也十分惊人,大同二年建店的“魁记号”开张,一次进货六火车皮,其中砂仁5万斤、木香2万斤、牛黄200两、金银花3万斤、生地2万斤、姜黄5千斤、元肉5千斤、摈拇5千斤、当归3万斤、牛夕I万斤、白芷3万斤、紫蔻1千斤、玉果1千斤。1864—1895年间,中草药仅次于大豆,占营口港输出品的第二位,年均输出9000吨,其中人参平均输出207.5吨。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七七事变”前,营口港年平均出口中药总量为l,746万斤,其中人参为41.45万斤,价值关东银851,745两,从关内进口的各种中药数量则比出口要大十几倍。营口中药在进口货物中排在布匹、棉花、绸缎之后,位居第四,出口排在油饼、粮食、大豆之后,也居第四。成熟而繁荣的中药市场,使营口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著名的中药集散地。

与中药业同步发展的是营口的茶叶交易。茶叶并不是东北地区的特产,因此,营口的茶叶经营一开始是与中药业混杂经营的,许多经营中药的商家都同时经营一些茶叶。后来,随着营口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兴盛,一批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产茶省份的商人(俗称南帮),在当地收购茶叶,经船运到营口,还有一批对南方省份熟悉的东北商人,亲自到南方组织茶叶货源,贩来营口进行销售。当然,这些茶商并不亲自进行销售,而是主要以运货为主,将茶叶交给营口商家后由商家代卖。当时营口的茶叶生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专门经销茶叶的店铺,如裕泰号、泰顺祥、裕顺和等;一种是以经营茶叶为主兼营其他的,如恒利德、聚合福、兴茂栈、泰顺同、得胜永等;还有一种是以经营其他杂货为主兼营茶叶的,如合发栈、公裕泰、德增和等,这些兼营的商家都是茶与中药、山货兼营。由于营口是当时东北地区对外商品交易的中心,因此营口的茶叶也都是经外地进入后分散到东北各地,北至哈尔滨、满洲里,东至吉林、图门,西至承德、平泉等地。各地茶庄均来营口采购茶叶,有的是常来常往,有的则常年住在营口,专门负责发货。这样在营口茶叶生意界就形成了进货与销货两路商人,进货的因常年与茶叶产地南方各省联络,俗称南帮,销货的则常年与北方各省地联系,因称北帮。当时南北帮势力都很强大,他们常年与营口经营茶叶生意的商家保持紧密联系,洽谈业务,并按照当时的规定,每次买卖成交,付茶栈3%到5%的佃金,另加1%的栈金。这样广茂的流通渠道,加上当时由于东北常年战乱,山海关封关,作为唯一可以与外界通商的营口负责着整个东北茶叶的进口业务,因此营口茶叶的进口量是很大的,以泰顺祥为例,一个茶栈每年的购销量约是3,600,000斤。按照当时营口几十家茶庄来计,每年在营口中转的茶叶总量就不少于近几百万斤,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奠定了营口东北茶叶中转中心的地位。

二、“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势力对营口商业发展的影响

尽管营口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炮声中被迫开埠,成为东北第一个通商口岸的城市,但在帝国主义掠夺东北资源的同时,也开启了营口商业、甚至是整个东北地区商业的发展。正如吴晓松所说:“营口是近代东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经济职能的城市,它的形成不但影响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地区城市在职能及形制上向近代城市过渡。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沈从文研究80年综述
下一篇论文:18世纪英国女性在文学公共领域中的影响研究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