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金融论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时间:2015-09-12  作者:隋畅

摘要:在全球范围蔓延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银行业务信贷风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一、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贷投放行业集中较高。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国内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保增长、促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推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此轮经济刺激政策的执行主体为各级地方政府,以政府为背景的投融资平台成为2009年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末,各级政府的投融资平台银行融资余额约为1万亿元,截止09年末,该类贷款余额已达6万亿元,银行信贷投入进一步向基础设施行业集中。金融系统因为地方政府相关项目的巨额融资,在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同时,也正在积聚着较大的风险。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评级工具。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信贷客户评级办法在总体结构、等级结构、评级程序、信息收集等方面都比较粗,所用的信用等级划分也较粗,而且评级依据多为主观判断,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应用性较差。这种粗放式的信贷管理方式,在宏观经济环境好的情况下并未显露问题,但在金融危机以及后危机环境下,很可能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潜在风险,商业银行未来可能因风险评级不准确,导致拨备不足。

(三)抵(质)押物的评估价值缺乏持续更新机制。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抵(质)押贷款占比较高,科学合理确定抵质押物的评估价值,是银行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抵质押物价格评估主要依赖评估事务所,而评估事务所为数众多,规模大、资质高的较少,行业竞争激烈,且其服务对象为贷款方,银行对其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因此导致目前根据企业申请的授信额度,倒推确定抵质押物价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无疑给商业银行的抵(质)押贷款带来巨大风险。而且,商业银行对在建工程、存货等动产抵质押物跟踪管理薄弱,没有建立持续动态的更新机制,甚至会出现抵押的在建工程已经完工,还没有办理好后续抵押登记手续,使银行的抵押权悬空的情况。

(四)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这表现为:信贷风险管理条块分割,信贷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在制度上没有把信贷风险的计量、分析规定为日常性工作。如,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贷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详尽完整的企业信息数据库,缺乏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专家系统,而且是各家银行各自为政,缺乏一个能够互通有无的信息交流平台。

(五)商业银行信贷内控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内控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内外勾结的骗贷案件,充分暴露了银行内部信贷的操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如,贷后管理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等,信贷管理目前仍停留在主要依赖一线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上,仍以人治为主。

二、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保护资金的安全,而且还要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信贷文化。信贷风险管理应遵循保本、稳健的原则,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保证存量资产质量的稳定,这是银行的生存之本。对内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如银行由于内部的信息传导不及时、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发生的操作失误、贷款抵(质)押物价值没有及时更新等,可通过加强控制程序和业务检查力度来实现。同时,由借款人履约风险、借款人可能出现的经营失败及行业性风险等外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则需要商业银行建立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具有完善的内控措施、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检查等措施来防范。

(一)建立更为审慎的信贷风险文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各商业银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提高资产安全性为第一要务,兼顾流动性和效益性。应深入研究风险规律,科学识别风险,及时总结,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不能简单采用“依赖经验、简单比较、同业跟随”等方法模糊评审。可以按行业制定指导意见,并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时更新调整意见内容,从大方向上,总体把控信贷投向,防范集中性风险。对于各地区的分支机构,可结合当地的区域经济特点和各分支行的经营管理特点,明确其发展重点。 要结合各行的经营特点,总结出自己的信贷文化特点,加以提炼升华,形成独具特色的信贷文化,并在信贷工作中加以贯彻和实施,以健康有序的信贷文化指导信贷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内控制度的步伐。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控制度主要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成立由管理层直接推动的内控机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越是由管理层发起越易取得成功,建议成立由行领导直接推动的建设机构并争取整个管理层的支持。这样既明确了目标,又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整体意识,方便与各个层面沟通,并可获得员工的支持。二是强调信贷部门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各部门职责,使其互相配合,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率。同时由内部审计等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反馈,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使其长期处于有效状态。商业银行只有完善信贷内部控制,才会在信贷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控制风险。

(三)根据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内评体系。新巴塞尔协议提出,对于信贷管理水平高的银行机构可以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也都在银监会的统一部署下,开发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内评体系,旨在建立健全客户风险评级系统,提高评级的准确性、可比性、适用性,并据此计算客户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使之成为银行授信的有力工具。内评法的实施和应用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系统引用的历史数据应力求丰富、准确,模型设计应贴近银行业务实际,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授信风险评价管理的工具。


(四)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全流程管理。在危机背景下,银行应加强贷款三查,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一线营销人员,应提高危机意识,在贷前调查时,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通过对企业历史经营数据的分析,结合经济环境变化,了解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财务特点,把授信调查做实、做深入,明确企业的真实的资金需求,并结合企业的经营财务特点,科学合理的设计授信方案,把好准入关。作为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中台的授信审查人员,应及时了解和熟悉国家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深刻理解政策意图,提高政策敏感性;实行分行业、分区域专业化评审,提高审查审批质效;充分发挥中台指导前台的作用。贷后管理是银行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经济环境在变、客户的经营情况也在变,好客户是会变化的,好客户是管理出来的。银行应建立切实可行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客户一旦触发风险信号,相关人员就应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信贷管理条线人员应各尽其职,一线客户经理,应根据本行贷后管理频率要求,定期、不定期进行实地、非实地查访,监控授信用途是否符合审批要求,了解企业的经营、财务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供相关责任人参考。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拓宽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路,通过分析引起商业银行不确定性的内、外部因素,持续地监督其变化趋势,在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间找到平衡点,使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基于ISM的东道国FDI引入因素分析
下一篇论文:金融危机:美国打击欧盟的阴谋?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金融论文
最新金融论文
读者推荐的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