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新探墨子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价值—基于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双重视域-论文网

时间:2015-04-12  作者:王天杭
因此,重申墨子义利观势在必行。

胡锦涛同志在一次政府报告中的讲话佐证了重申墨子义利观的必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思想,比如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对义利文化思想的解读更是为我们重申墨子义利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就表明,我们要充分发扬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文化,取其精华,与时俱进,从而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上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学者钱逊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缺乏精神追求。文化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中国人自己的精神……精神第一、群己统一,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的两个最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西方的价值观是个人至上,即以追求个人最大的物质利益为最高价值观。然而在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里,人之所以能够“群己统一”正是由于“群”得以“义”来维持,“群”与“义”落实到具体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即一种深切的“兴天下之利”。这正是中国人的担当,也正是墨子“义利”观所要倡导的思想。

二、墨子“义利”观新探

(一)以“义利”为核心的墨子思想

墨子从“人之所欲”出发的功利主义,认为追求利益乃人的自然本性,主张自然主义之下的人性论。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代表,墨子比其他思想家更能体会“民生之多艰”,他希望社会能够正确对待人的自然本性——即天生下来的重利思想,并对物欲的合理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对墨子来讲,生存和繁衍是人类的两大基本欲望,达到人之所欲即为利。能够满足最多数人的欲,就是最大的利。同时他还提倡一种义利并重、以利天下人为最终目的——大欲,大利,大义的思想体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孟子也对墨子“利天下”的思想予以认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他虽不赞成墨学,但确实揭示了杨朱“利己”与墨子“利天下”的本质区别。

墨子着眼于百姓的实际利益,但是为了实现天下之利的最高价值目标,墨子同样贵义,重视道德价值。万事莫贵于义,他主张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事于义”,从而把义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理念。当然,墨子利天下的思想是以“天下之人皆相爱”为支撑的。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来护佑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爱有差”主张。与孔子不同,出生于手工业家庭的墨子不赞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周礼,因此墨子在孔子仁爱的基础上提出了超越了血缘宗亲的不避亲疏学说,即兼爱观点。墨子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兼相爱,那么就会出现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盛世局面。“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比从而爱之”、“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不党父兄,不偏富贵”……这些爱无差等的等级观念无不体现出墨子超越了孔子、致力构建一个“人报我爱利吾亲”的全民既互利又共享平等之爱的社会。因此他的思想主线是——提出尚利贵义,倡导无私利他,强调功利动因,主张兼爱天下、宣扬独立平等。这些超前的意识使得墨家思想第一次在传统文化的典籍中熠熠生辉,达到了章太炎所说的“墨子之道德,非孔老所敢窥视”新高度。

(二)墨子“义利”观的两个特性

1、人之初,性本利

细探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论辩核心,毫无疑问,义利之辩是最具争议也是最值得争议的重要命题。义利之辩的核心是善,那么究竟是满足于道德规范本身的“行义”是善,还是为了增进需求与利益的“求利”是善,布衣之士墨子给了我们后一种支持的答案。从政治伦理上来看,求义或求利,都源自于人心底的欲念,而墨子的义利观最突出的特性就在于把义利作为人最本真的欲望并对其不加修饰地宣扬,这充分体现了墨子体察民生的民本思想。

“人之初”,这是延续二千五百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比他晚半个世纪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而墨子说:人之初,不分善恶。儒学上的“人之初,性本善”真正含义在于人的一颗向善之心,主张人性源点是善的,有善的源端才会有善的行动。因为人有善的欲望和力量,因此人性的趋势永远都是向善的。那么墨子中的善又是什么意思呢?墨子认为人的天性就如一张白纸,没有善恶之分,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人的本性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由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组成。受到客观规律制约的影响,为了能够满足生存和发展,同时获得存活和繁衍的基本条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对于一定对象产生某种客观的需求,我们把它称之为“利益”,所以追逐自己的利益是人之常情,墨子对这个无可厚非的自然本性表示极大的肯定。孔子仁的思想更多是关注人的社会本性——即道德文化本性,但却忽略了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俗世奇人》是民俗,还是传奇?_津味-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汉武故事》作者考辨及汉武帝故事的文献整理-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