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模式研究_哲学-论文网

时间:2014-12-06  作者:陈汇文
向内聚能是心,他体现在:在心理意识方面,一方面强调放松入静,可以有效降低大脑的能力消耗,使能量节存内收。另一方面,在放松状态下,用意念调控摄取自然界的能量,使外在能量内化;在肌肉活动方面,肌肉活动强度小,能量消耗少,相比西方追求的极限运动要少消耗大量能量,也使得节能作用明显,这样开源节流,使得人体能量内聚,内力充沛。

三、儒家思想与体育养生

儒家养生思想包括养神(养性)、导引、服食二个基本内容,涉及到心理卫生、饮食起居、呼吸运动、身体运动以及服食补药等各个方面。

养神即内部修养,是传统养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切行为活动全由意识主导,养生保持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若无正确的意识主导,不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长寿很难实现;而且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喜怒哀乐情绪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也直接影响着作为人的生命基础的细胞的活动。因此,古人十分强调,’,合斋”,“坐忘”,保持宁静、恬和的心境,以防止因心理功能紊乱而导致的外部邪气的危害。在讲究心理卫生的同时,古人还从饮食起居等小处着眼,注意对身体的养护。在这一点上,作为儒家鼻祖的孔子,就有其精辟的见解和严格的要求。“子之所慎:斋、战、疾”,孔子对斋戒,战争和疾病一视同仁,毫不掉以轻心。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对饮食起居的戒律甚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惑,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由此可看出孔子对饮食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甚至烹调不当的也不吃;对此,明人张岱的《老餐集序》总结说:“中古之世,知味惟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细’二字,己得饮食之微。至熟食则概之‘失饪不食’,蔬食则概之‘不时不食’。四言者,食经也,亦即养生论也。”孔子的“不得其酱,不食。不撤姜食”。说明他对食品的调味也是很挑剔的。《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认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膝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因此,朱熹说:“圣人饮食如此,非极口腹之欲,盖养气体,不以伤生,当如此。”

孔子还提倡“食不语,寝不言”,朱熹对此加以解释:“肺为气主而声出,寝食则气窒不通,语言恐伤之也。”孔子的“不多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的要求,也是这个道理。可见孔子对于人体的养护是颇有见地的。更值得重视的是,他把这些饮食起居的要求上升到精神的高度,与品德的修养结合到一起,如果说“割不正,不食”,尚有一点医学依据,那么,“席不正,不坐”,“红紫不以为裹服”,则纯是从品德修养方面而言的。当然,他要体现的是儒家正统的思想。除了对人的生理活动提出诸多戒律外,孔子还注重人的心理调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认为客观情况无论怎样变化,主观上都应当乐观坦荡,精神保持舒畅,强调恬淡疏朗的心理状态对于养生的益处。他发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静穆的仁者往往是长寿的,这一点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是相通的。

四、佛教禅宗思想与体育养生

佛教禅宗是从“心”的方面来阐述人生,把宇宙本相与其所以然安放于心中,使外界的客观存在变成心灵的附庸和随从,宇宙仿佛被玩于股掌上,认为内心来来有一块可以达到处境的“洞天福地”因为心的迷乱,远离了闲静的本心,因此世界就沸沸扬扬,人生就充满痛苦,要脱离痛苦,达到极乐的彼岸,就必须恢复闲静的本心,克服尘间的邪念。所以,在佛者看来,解脱人生痛苦,通往超脱境界的途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坐忘”,从精神上超越自我的意识和主体的欲求。对精神的自我生命大砌大悟,其二就是“贵生”,全躯保命,讲究导引服食,房中术等等长久视之道。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些思想被逐渐发展成了以人的自我为主体的养生学说,使养生成为最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一体育活动形式。

五、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保健理论基础—《内经》

“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内经》认为:物质世界均随阴阳而变化。“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在自然界方面表现为“清阳为天,浊阳为地,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为雨”。在人身上则表现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膝理,浊阴走五藏。《内经》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道”有规律、方法的含义,因此,懂得养生,引导,练功规律的人,都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法则,否则“逆之则死”。《内经》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协同发展,作为养生健身的第一要素,把人体疾病与健康,看成是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总结出“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养生之道。

人的身心相统一的整体养生观。人体是在中枢神经系支配调节下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合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内经》认为:身形心神是构成人生命活动的两大要素,两者缺一不可。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饮食文化地理研究综述_地理环境-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西“拒绝”言语行为之比较_拒绝行为言语-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