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主导·理性·服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三原则-论文网

时间:2015-01-08  作者:吴冬梅,郑晓容
用高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激活学生的理论思维,这才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的核心所在。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内容上求新求深。诚如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绝不仅是对一些哲学范畴的取舍和范畴顺序的安排,如果没有新颖的科学内容,仅仅在形式上做文章是无济于事的[7]。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不能把最新的学术动态、学术前沿的知识融汇于教学中,而是一味地追求教学手段的形式多样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学内容的科研含量和创新程度,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去支持自己的课堂讲解,让学生信服老师所讲的理论,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必须充分吸收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优秀成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寓于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之中,使学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崇敬感,能从理论的层面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和体系上的严谨完整,从而更自觉地认同、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信念。”[8]具体而言,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在专的方面应该是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跟踪理论前沿,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理论动态,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在博的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该了解与本课程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并能很好地联系本专业的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并在了解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努力挖掘社会热点背后与教学相关的资源。

第二,从宏观来看,教学内容的改革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在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没有时代感的占29.5%,脱离学生实际,没有针对性的占52%,脱离社会现实的占25%。”联系其他与此相关的几项调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目前的教学内容不太满意,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现实,尤其是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二是理论深度不够,缺乏前沿性的理论成果。”[9]因此,从宏观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教育改革仍然要把重心放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否则就会出现我们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尴尬情景。

要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哲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按照统一发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框架讲授,内容条块分割,使本来具有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睿智通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结论性的条文束缚住而变得“肤浅”,这样会使学生的视野狭窄,不利于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为一种“爱智慧”的高级精神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设计和选择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参照系:一是相对于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门课程不能衍变为一般知识课、文化课。二是相对于专业哲学课,这门课程教学的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理论教育,而不是学科理论的全面系统研究。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教育的同一范畴内,要区别于中学的“常识性”哲学教育。在明确了这三个参照系的基础上,我参考和借鉴了我校以及其他学校教师的经验,进行了专题化教学的改革。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讲授九个大专题的尝试。第一专题,哲学:认识你自己;第二专题,世界本源:哲学前提的追问;第三专题,辩证思维:思考世界的“催生术”;第四专题,实践活动:认识世界的支撑点;第五专题,身边的经济学;第六专题,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第七专题,警惕滑入坏的市场经济;第八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解读;第九专题,人的发展:哲学求索的最高境界。希望能在专题教学中传达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透视、解释和理想性引导,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由接受现成结论的过程变成为智慧激发的过程而引发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生动、丰富而又深刻的理论魅力,通过传承哲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以此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厚感、现实感和逻辑感。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手段服从内容,并不是说手段不重要,手段可有可无,手段运用得好,可以更好的实现内容。调查显示,单一的讲授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喜欢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教学手段正以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的势头,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恰当地运用视频资料提升理论课的生动形象性和感染力。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缩短师生间的思想距离,激活课堂的沉闷气氛,营造出人人参与、活泼热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是,必须要切记内容决定形式,教学手段的运用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切忌把“满堂灌”变成“满堂放”,把多媒体变成“单媒体”,把教师变成幻灯片放映员、电脑操作员,或图片、音像资料解说员。[10]一言以蔽之,手段服从内容,不可本末倒置。

[注释]

[1]乌申斯基.人民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8~100页,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84页。

[4]孙正聿《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2000年第6期。49。

[5]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131页。

[6]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11月1版126页。

[7]黄楠森.《更完整严密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8]唐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为何又爱又怵?[N].人民日报,2005-03-07(4).

[9]那非丁.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启示[J].《求是》,2005年24期

[10]郭凤志,张澍军.《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针对性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9期(总第45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_马克思-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以现代化角度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殖民扩张-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