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主导·理性·服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三原则-论文网

时间:2015-01-08  作者:吴冬梅,郑晓容
”[5]这就是俗话说的:“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深刻和继续,一切感性认识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实现它的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像巴普洛夫说的:“你们不要变成事实的保管人,要设法洞察事实发生的奥秘,要坚忍不拔的去寻求支配事实的规律。”[6]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于感性材料的陈述,必须在理性的统筹下进入哲学层面的思考。例如,讲述“汶川地震”这一专题时,不只是停留在汶川地震情况的综述,而是通过“震惊、震痛、感动、感慨、感悟”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灾难、对厄运、对美德、对人生进入哲学层面的追问和思考。在讲述“中国文人爱国情怀”时,不只是停留在中国文人爱国情感的纯朴与深沉上,而是引导学生对中国文人爱国情怀的四个理性自觉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铸就当代中国文人的爱国魂”这一深层次的认识。在讲述“中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实”时,不只是停留在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层面,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在中国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国家民族主义的立场始终具有一种支配性的影响”,从而创造出一个在很多西方学者看来不可思议的“中国神话”,即:“以西方的标准看来,今日之中国就好像是罗马帝国或查理曼时代的欧洲一直延续到当前。而且它现在正在行使着一个单个的民族国家的功能”。进而引导学生认知加强民族团结的途径——第一,必须打破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和民族壁垒,密切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培育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增强民族之间的共性,锻造中华民族强大持久的民族凝聚力;第二,“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理论智慧。以上几例意在说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引导,这其中理性统筹着感性,不仅深化了知识,而且提取了智慧,帮助了学生不断接近事物认识的哲学化境界。

第三,理性统筹感性,使教育不是“占有”知识或感性结论,而是“生成”知识,转化为生命的一部分。

首先,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把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这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教育活动成效的基本标准。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内在素质的核心构成,是在根据相关真理构建生命价值观体系时不可缺乏的智力前提。所以,哲学教学的功能还在于教给学生哲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思维运行的逻辑,提高思维能力。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就不能只满足于“占有”知识或感性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用“理性”来梳理头脑中杂乱拥挤的各种认识和混沌不清的思想观念,通过“理性”帮助学生寻找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深层解答,从而“生成”知识,使其转化为生命的一部分。

其次,就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本来就具有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潜功能。将生命价值教育融入“教师”角色之中是一种自然之举。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寻求宇宙的普遍本质和最高原则,探索生命的基本价值和意义,为人们提供了解决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以及评价真、善、美的理论基础。所以,教学中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衍变为一般知识课、文化课,或者中学的“常识性”哲学教育课,而是应该通过教师的理性引导使教育主体认识到正确生命价值观形成赖以相关的真理所在,使其具备辨别和纠正错误生命价值认识的认知能力,形成正确生命价值认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彻底摆脱“占有”知识或感性结论的低智型学习方式。例如,在讲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原理时,通过年度事件(如重庆钉子户事件)、年度市民(如厦门市民)、年度动物(如周老虎)这几个典型案例,分析网络如何体现网民集体智慧的叠加效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普通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尤其是现时代已从精英时代过渡到平民时代,平民主义成为社会特征,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通过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得到充分实现,平民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这样,学生自然就清楚我们普通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生命价值。

原则三:手段服从内容

马斯洛在《人的潜能和价值》一书中写到:“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显然。教学中必须摆正手段和内容的关系,不能把手段的运用凌驾于内容的传授之上。手段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和表达内容,而不是成为花里胡哨、哗众取宠的点缀和装饰。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点态教学、案例分析法、问题分析法、辩论互动式等等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授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同样必须坚持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为此,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至关重要。

第一,提高教学内容的科研含量和创新程度,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应是一种高超的“讲理”的艺术。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既不能靠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也不能靠聪明才智的卖弄,更不能靠奇闻轶事的罗列,而只能靠教师的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灵活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把理论本身讲活、讲深、讲透。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_马克思-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以现代化角度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殖民扩张-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