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浙江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9898.8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2.9%,同期,四川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4047.6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6.9%;2006年浙江省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9%,四川省为51%;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投资需求的主要推动力,2006年,浙江民间投资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3%,四川个体经济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9%。与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省的民营经济无疑是居前列的,通过与浙江省的对比可以看出四川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很薄弱。四川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很大程度上也是要放弃过去由国有经济主导工业化发展的旧路,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四川新型工业化的保障。
信息化、工业化的基础是市场化。从总体上来说,四川的市场化水平还较低,通过市场化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力还很大。要推进四川市场化改革进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能,必须:(1)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确立非国有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要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积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2)促进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要素市场。四川目前仍缺少完整意义上的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要素市场,四川应加大金融机构改革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融投资渠道;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用人机制,实现人尽其才;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发展从事信息咨询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改变信息服务主要靠政府和政府设立的事业单位来完成的状况,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四川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当前,四川省尚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产业依然是工业的主体,真正代表现代高新技术前沿的产业比重很小,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很大。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仍然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不能离开这个国情。不仅如此,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就业巨大压力、满足高新产业发展对基础产业的需求奠定长期而重要的基础。并且,四川在“一五”、“二五”以及“三线建设”过程中已经建立起完备的传统产业体系,这是四川进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因此,四川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不能排斥传统产业的存在和发展,而且还必须以传统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和支撑。
信息化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加强的过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积极发展信息产业。根据四川资源优势和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四川应大力发展软件业。软件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灵魂。成都高校、科研院所集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信息科学技术的不少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中科院成都计算机所有很强研发能力,四川应致力于在软件的开发和生产上形成高质、高效、工业化开发,使四川成为西部和全国的软件强省,成为中国软件出口基地;同时,四川应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通过电信服务的扩展,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四川信息网络体系。(2)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四川传统制造业。对于四川来说,要特别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四川装备制造业。四川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近年来竞争力下降,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生产技术、工艺已经落后。振兴四川装备制造业,要以数控机床、重要基础件为重点,增强重大装备的开发能力,推进机电一体化,提高装备工业智能化、系统化水平,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滕采模,李明山,朱峰,张青松. 新型工业化是四川工业强省必由之路[J]. 四川省情,2007,(2)
[2]杨继瑞. 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与对策[J]. 四川省情,2006,(1)
[3]王建军.四川省工业化的重点:信息化带动的制造业[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4]马明媛.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