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四川产业结构变迁及新型工业化初探

时间:2016-03-14  作者:王欣 庞玉兰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关于工业化评价体系与阶段时期的划分的理论,实际考察了四川省在2006年工业化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跨越阶段。然后继续深入探讨了四川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与全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相比有何特殊之处。最后针对四川的省情提出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市场化改革和信息化改造工业化的途径加快四川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四川

一、工业化概念、阶段时期划分与衡量标准

1.工业化概念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工业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

2.工业化评价体系与阶段时期的划分

工业化评价至今无统一标准。目前,世界上在分析工业化进程时使用最广泛的是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工业化进程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及相应的六个发展时期。第一阶段是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即工业化准备期;第二阶段是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包括工业化初期、中期和成熟期;第三阶段是工业化后的经济稳定增长阶段,包括发达经济初期和发达经济高级期。

3.工业化进程的具体衡量标准

H·钱纳里和西蒙·库兹涅茨等人在以上划分阶段和不同发展时期的基础上又主要通过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四个指标对工业化进程进行具体衡量。其中,以人均GDP指标最具指导性。

(1)人均GDP(美元/人)衡量标准:H.钱纳里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人均GDP衡量工业化阶段的标准模式(见表1)。

表1:H·钱纳里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

人均GDP

(1970年美元值)

人均GDP

(1980年美元值)

时期

经济发展阶段

140-280

300-600

1

工业化准备期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280-560

600-1200

2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阶段

560-1120

1200-2400

3

工业化中期

1120-2100

2400-4500

4

工业化成熟期

2100-3300

4500-7200

5

发达经济初期

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3300-5040

7200-10800

6

发达经济高级期

资料来源: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89年版)

人均经济总量标准是在汇率法基础上得出的,在运用此标准时,必须考虑美元自身贬值对判断结论的可能影响。所以,在折算时应把比较期的人均GDP换算为1980年(或1970年)美元值,或者把发展阶段划分的数量标准调整为比较期的美元值。折算方法一般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两种(本文按汇率法将比较期人均GDP换算为1980年美元值)。

(2)三次产业结构(%)衡量标准: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研究证实:工业化演进过程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表现出来。在工业化起点,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三产比重相应提高,当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成熟期。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见表2)。

表2:西蒙•库兹涅茨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

三次产业GDP结构(%)

时期

经济发展阶段

一产比重

二产比重

三产比重

大于33.7

小于28.6

小于37.7

工业化准备期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小于33.7

大于28.6

大于37.7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阶段

小于15.1

大于39.4

大于45.5

工业化中期

小于14.0

大于50.9

大于35.1

工业化成熟期

小于14.0

小于50.0

大于36.0

工业化后期

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3)就业结构(%)衡量标准: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他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此基础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印证了配第的观点,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就业结构衡量标准主要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得出(见表3)。

表3: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配第-克拉克定理)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时期

经济发展阶段

一产比重

二产比重

三产比重

大于63.3

小于17.0

小于19.7

工业化准备期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小于46.1

大于26.8

大于27.1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阶段

小于31.4

大于36.0

大于32.6

工业化中期

小于24.2

大于40.8

大于35.0

工业化成熟期

小于17.0

大于45.6

大于37.4

工业化后期

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4)城市化率(%)衡量标准: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提供的集聚效应又反过来推进工业化进程。H·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曾如此概括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对比关系。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准备期,城市化率小于32.0%;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时期,城市化率在工32.0%-65.2%之间;在工业化后期,即经济稳定增长阶段,城市化率在65.2%以上(见表4)。

表4:H.钱纳里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

城市化率(%)

时期

经济发展阶段

小于32.0

工业化准备期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小于36.4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阶段

小于49.9

工业化中期

小于65.2

工业化成熟期

大于65.2

工业化后期

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因此,工业化准备期:人均GDP在300-600美元(1980年美元值,下同)之间;三次产业结构,一产大于33.7%,二产小于28.6%,三产小于37.7%;就业结构,一产从业人员超过63.3%,二、三产从业人员分别小于17.0%、19.7%;城市化水平小于32.0%。

工业化初期:人均GDP在600-1200美元之间;三次产业结构,一产小于33.7%,二产大于28.6%,三产大于37.7%;就业结构,一产从业人员小于46.1%,二、三产从业人员分别大于26.8%、27.1%;城市化水平在32.0%-36.4%之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FDI对江苏省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下一篇论文:从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看康芒斯制度经济学的特色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