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检验统计量较接近2,模型总体拟合良好。通过两种结果比较看来,教育水平、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投资水平、人口增长率的t值均显著大于2,P值接近0,均在99%的置信水平下。这与考虑教育水平时结果一致,这表明这几个变量对模型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反映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几个变量: , 与 的可以在98%的置信度水平上通过t检验,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存在二次关系。它们的系数表明了资本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呈U型关系,即资本开放的中间阶段经济增长较慢,这与各国经济发展现实不符,因此,去除教育水平因素的模型不宜采用。
在此之后,我们仍假设模型为固定影响模型时,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并用 作为资本开放度指标,分别尝试在原模型中去除变量 开放度变量系数只能在2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去除变量 (开放度变量系数只能在2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去除 与 (开放度变量系数能在10%的显著水平上通过t检验),得到的结果均劣于原模型。按照同样的步骤,用 作为资本开放度指标,对模型进行了回归,结果仍不理想。
四、研究的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实证研究的一些结论
本文研究首先证明资本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模型的重点部分,即 , 和 在大于98%的置信度下可以通过t检验,表明包含资本开放度二次项的Klein资本开放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能更好的体现资本开放程度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实现方式。本文的实证研究在更大范围内验证了klein资本开放模型的正确性,证明了资本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呈倒U型关系。这表明当资本开放水平达到一定程度,金融政策、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市场较为成熟后,资本开放可以促进经济的加速增长。
研究还证实了教育水平、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投资水平、人口增长率等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模型总体拟合良好,对Klein模型的修正基本上得到了肯定。应认识到资本开放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及资本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基础上的,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金融活动服务于实体经济,不能过分依赖金融和国际资本。作为控制变量之一的人口增长率系数为负,表明虽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优势,但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过快增长的人口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二)中国资本开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我国近年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是出口拉动与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方面提高了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却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贫富差距日益增大。
中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汇率管制政策,导致了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与产品供应量的减少,使得物价普遍上涨。首先,汇率管制政策导致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被严重低估,导致了中国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低估,同时,日益提高的产品质量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受欢迎,国外的购买减少了国内的产品供给;其次,人民币低估意味着我们购买外国产品变得更贵了。更严重的是,为了稳住汇率,每当有1美元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中就会投入相应的人民币,这意味着,人民币越被低估,外汇流入就会越多,市场中人民币数量就会越多,这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
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则存在很大风险。09年末,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权评级被下调或面临下调风险,金融危机后,美国的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其累计财政赤字占GDP总量比重接近100%,若复苏效果不显著,则会导致中国持有的美元国债及其他形式表现的主权债务面临大幅贬值风险。
另外,刚刚起步的中国金融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各项机制与相关法规有待完善。
(三)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本文研究表明,资本开放对经济增长,尤其是有一定经济基础、机构质量居中、经济稳步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应抓住时机全面做好资本开放安排。次贷危机的发生,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各项制度法规,健全金融监管机制,抓住有利时机促进金融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资本项目开放的进度和制度安排必须谨慎合理,必须以健全的法律政策为依托。资本项目的渐进开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还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必须制定长远规划并谨慎安排相关实施细则。这就需要认真分析我国经济、金融现状和世界经济环境,考虑多方因素,吸收国外成功经验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资本开放过程中失败的教训,并设置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应急机制,使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过程平稳有序进行。
第二,从各国发展经验来看,金融活动尤其是资本项目开放,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应认识到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金融活动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并为之服务的。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