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趋势问卷调查分析报告*_高中生

时间:2012-02-21  作者:秩名
  ①选择“非常有用”的占到49.46%。选择“比较有用”的占到32.08%。二者合计为:81.54%。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可高等教育对自己知识和能力提升的作用。但选择“非常有用”的学生未超过50%,也表明,高等教育对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作用的程度认可度不高。②选择“作用一般”、“作用很有限”之和达到13.49%。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高等教育预期价值的评价不高。但选择“没有作用”的仅有1.25%,也说明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比例很小。

2.15关于家长认为高等教育对就业的影响问题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具有特殊高技能的就业者。

本题是与上一问题相对应的家长所做的单选设问。目的是了解家长对目前高等教育对于就业作用的评价。

①有25.90%的家长认为高等教育对就业“非常重要”。而有61.75%的家长选择了“重要,但不是绝对的”。表明高等教育对就业的影响力的认可程度,持绝对态度的仅占1/4。而超过6成的家长持有谨慎乐观态度,在认可其大方向的同时,理性成分增加。说明大多数的家长对高等教育对就业的作用认可度不高。②认为“对就业有意义”的仅占到9.64%高中生,不及一成。③而认为“没有太大意义”、“没有意义”和认为“反而不好就业”的家长合计为:2.71%。说明对高等教育持完全否定态度的人还是极少数。④其中值的注意的是61.75%的家长认为“有意义,但不绝对”。除了表明他们理性看待高等教育的作用外。还说明,家长们对当前高等教育对就业作用的不认可的心理。这一点,值的政府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教育功能及自身工作的定位进行反思。

2.17关于学生认为上大学对自己未来人生的重要性问题

本题是与2.15问题相对应的学生所做的单选设问。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上大学对自己未来人生意义的评价。

①学生中选项最高的是“重点在于自己未来的努力”占32.13%。表明学生对未来自己的努力更为重视。而上大学并不能代替未来的努力。②“说不清楚”的选项最少,不足2%。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上大学的目的与其它因素的关系是明确的。③有28.85%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表明学生对上大学重要性认识的深化,以及对未来重要性还在于“自己的努力”和“机会”价值的重视。④“对于社会关系”问题,学生的选项仅占6.98%,一方面或许体现出学生对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另一方面表明学生的观念中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因素看重程度不高。⑤有17.40%的学生选择了“重点在于机会”,表明学生对机会价值的认识程度很高。

2.18高中生就读高中后却没有考上大学的感受问题

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高等院校输送“准大学生”。因此有些国家将高中称为“大学预科”。高考失利是每个“准大学生”最坏的结局。此多选设问主要是针对在校高中生对上高中的目的性,高考失利时的感受,及对比上高中和上职业中学(含中专)的感受。

①觉得上高中而没有考上大学很亏,不如上中专和职中的选项只有7.01%。还有35.86%的学生选择了“就当提高自身素质”。表明就读高中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看重高中教育对自身素质提升的意义。②有超过1/4的受访者则旗帜鲜明地表示“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③有接近1/5的受访者表示感觉“有点亏,但总比上中专和职中好”。一方面表明他们对高中教育的认可和其就读高中的目的。另一个侧面也表明目前的中专和职中教育不被学生认可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19关于家长让子女上大学的目的问题

这是一个针对家长的有限多选问题。设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家长让子女上大学的目的。

①选择最多的分别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就业打好基础、为了孩子增强社会竞争力、提高孩子的素质。其中最高的是“为就业打好基础”,占23.24%,其它高选项的因素也均与就业与竞争力因素有关。因此,就业与相关的素质能力培养是核心目的。②其中最少的选项是“为了家庭的荣誉”,仅有4.85%。表明当前为面子供子女读大学已经在追求的目的中居次要地位了。

2.20关于文凭与实际技能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学生和家长双向调查的单选设问。

目的是了解在文凭与实际技能二者关系问题上,学生与家长各自的看法及其差异性。

①对文凭与实际技能之间关系,学生和家长中的大多数都没有突出强调文凭的价值与功能。再有高中生,在文凭和实际技能方面“两者都不重要”或“说不清楚”的选项上选择率很低。表明大家对这些方面看法的契合度很高。②而在实际技能的选项上,家长的选择率比学生低14.86%。一方面表明看法上巨大的分歧。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更看重实际技能。③而在文凭和实际技能“两者都重要”的选项上则与前一项选项的选择相反。家长对文凭和实际技能的看法要高于学生13.71%,表明家长对文凭与实际技能都重要方面认知度更高。④在“实际技能”与“文凭和技能”都重要之间学生和家长的分歧的深层次原因尚待研究。但是,可以明晰的是在单纯文凭与实际技能的重要性方面,学生更趋向于“实际技能”。

2.21关于哪些因素对找到理想工作更重要问题

这是一个学生和家长双向调查的多选设问。

目的在于了解针对影响就业的诸多因素中,哪些因素对学生和家长更重要。以及他们选择的差异性与契合度。

①从调查数据上看,二者的选择有高度的契合性。走势基本一致,选项之间的差异性也相对较小。②在留学问题上,选择国外名牌大学就读率比简单的出国留学选项(平均值分别为“9.38%和4.30%)分别平均要高5.09%。表明,出国是一个高消费的教育投资。如果选择高消费的出国留学,选择国外名牌大学的比率更高。③在就读“国内名牌大学“还是”一般大学“方面契合度也很高。而选择“国内名牌大学”比“一般大学”平均高出19.53%。表明,一方面受访者对国内名牌大学的认知度很高,而对“一般大学”的教育质量则非常不看好。“一般大学”的平均选择率仅有2.29%。也折射出一般大学教育质量与对考生吸引力方面堪忧。④对外语素质的要求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外语好”对就业的影响方面,虽然二者有一定差异,但认知曲线基本一致。而学生的认知程度高于家长5.49%。⑤而“素质好”的选项,不仅是二者都选择最高的选项,而且相差不大。但学生的选择率略高于家长2.64%。⑥在“长相好(漂亮、帅气)”选项上,虽选择率不高,(平均选择率为5.25%)但仍有一定的选择率。在此方面,学生的选择率也高于1.62%。⑦在“社会关系硬”的选项上,家长和学生的选择率分别为:16.75%和11.87%。家长的选择率高于学生4.88%。这表明关系仍是高度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而家长的感受尤甚。

2.22关于上大学和有个好父母或有好的社会关系哪个更重要问题

本问题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于上大学与有个好父母或好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位次选择。

①选择最多的是“两者都重要”高中生,占43%。选择最少的是“都无所谓”仅有3%。表明在上大学与父母及其社会关系的支持方面,多数还是看重上大学与社会关系两个要素都重要。②只有30%的学生单纯认为有个好父母或社会关系最重要。而单独选择上“大学最重要”的占16%。

选择“上大学最重要”和“两者都重要”之和为59%,说明在学生心目中很重视对自身努力之外的父母和好的社会关系。

2.23关于子女就业中最困扰家长的因素问题

设本问的目的在于了解面对子女就业,最困扰家长的因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

①在5个选项中,“就业信息渠道不畅”成为家长中最困惑的首选因素。②其次是超过1/4的家长认为缺乏“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帮助和支持。侧面也表明就业环节中,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和选择不公平的客观实际。③第三位的是家长苦恼“和孩子不能达成一致的选择”占17.72%,表明在如何抉择就业时,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分歧严重。④第四位的是面对就业,除了社会关系之外,就业时经济方面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占16.93%。最后一个选项是有8.99%的家长表示没有钱去搞社会关系。二者之和达到25.92%,表明1/4的家长面对子女就业的高经济成本而深受困扰。

2.24关于家长对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的评价问题

设此问的目的是了解家长对当前国内高等教育质量及其对就业的影响方面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①家长选项最高的是认为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占29.10%。②其次家长认为国内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脱离”,占到23.56%。这势必影响就读学生的未来就业。③第三位的是家长认为国内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太窄,不利于就业”。④第四位的是家长认为国内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于实际脱离,且知识老化”,占10.85%。⑤与以上三个选项反向设置的问题是国内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很高”和“已经很不错了”选项分别仅有7.16%和5.08%。从一个反面印证了前面的答案。⑥而对学校的环境与设备方面已经比较认可。说明我国这些年对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得高校的环境和设备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3.调查总结

通过对高中生及其家长关于升学与就业趋势的问卷调查分析,获得如下信息:

3.1调查显示学生和家长在学生就读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关注学生就业问题,其中家长尤甚。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在高中毕业后的首选仍就是升学、深造。而学习理科还是文科已经不是主要制约的条件。

①关注开始的时间在初中阶段就占到很大比例。初中阶段高中生,学生中有25.45%开始关注未来就业问题;家长中有36.45%开始关注未来就业问题。表明在就读高中之前,超过1/4的学生和超过1/3的家长在升高中之前已经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其中家长对孩子就业问题关注从初中开始到高三为止呈现下降趋势,然后逐步下降。表明升学和未来发展问题已经逐步明朗化。而学生高一时呈现下降,高二又升高,而后也是逐步下降,则说明学生刚进入高一阶段,一来思想有所放松,二来之后自己的学习和专业发展逐步稳固,其方向逐渐明确。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途径探索
下一篇论文:试论掌握电子技术概念的方法_概念现象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