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作为准大学生的高中生。他们对升学与就业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什么?高中在校生关心什么。本课题首次对高中生及其家长对高中生升学与就业趋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中生,升学,就业趋势
0.前言
就业是世界性社会难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化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移,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这其中,有高等教育功能的转变问题,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大学教育方向和战略的问题,有自1998年大学扩招的问题,有大学教育体制的问题,有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有社会不正之风影响的问题,有部分高校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高中生,有社会价值取向的问题……
高中学生是大学生的主要后备军。作为准大学生的高中生,这个群体及其家长如何看待升学及其就业是了解当前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在大学生就业研究中,他们对升学与就业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什么?高中在校生关心什么,高中学生家长关心什么?焦虑什么?希望高中毕业后就读什么样的大学或如何就业,高中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念及其价值取向等问题是哪些?本次调查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所做的专项问卷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检索,我国在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方面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但数量极为稀少。自1979年至2010年11月检索,仅有3篇为“密切相关文献”。分别是:一篇针对四川省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解本省高中学生升学就业倾向。第二篇通过对安徽省和上海市高中3年级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分析升学抱负形成时间、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升学抱负的影响。第三篇研究时间较早,只是定性分析了高中毕业生升学与就业的思想教育工作。
本课题的研究特点是:第一,本课题首次对高中生及其家长对高中生升学与就业趋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涵盖学生与家长两个方面。第二,调查发放问卷(AB卷)960份,涵盖高中各个年级的学生群体及其家长,是检索到此类调查中发放问卷数量最多,问题最丰富,最全面的调查。第三,调查没有仅仅局限在访谈上,而是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以问卷调查为主。更客观真实地还原了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趋势的实际状况,对高中学生、我国高等教育及其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制定与导向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已检索到的研究文献中未见与本课题相同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创新性。1.本次问卷调查的基本信息
1.1课题来源:
本次《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趋势问卷调查研究》课题来源于石家庄市软科学指令性课题和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实证研究》的子课题。(石家庄市软科学指令性课题高中生,批准号:10579025A;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课题,批准号:201003295)之子课题。
1.2本课题研究形成时间:2010年9月。
1.3调研时间、对象、范围及方式:
为了开展课题研究,我在学校科技老师和课题负责人的辅导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学生中进行了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趋势的问卷调查。
①调查时间:2010年10―11月中旬。②调查对象:调查分为A、B两个问卷。
A卷为在校高中学生;B卷为高中生的家长。
③调查范围:本调查采用简单抽样调查方法。调查范围是石家庄市十一中、石家庄市十九中、正定中学、平山外国语学校的高一、高二、高三的部分同学和家长。
④调查方式:A文献检索; B问卷调查; C个别访谈。
1.4问卷调查的发放回收情况:
我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的年龄通常在16岁左右。由于年龄和经济尚不能独立自给,因此,要了解他们今后是升学还是就业仅仅调查在校高中生还不够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还需要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家长进行调查。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高中生和其家长的所思所想。
对此,本次调查问卷特分为学生卷(A卷)和家长卷(B卷)两套问卷。
A卷共发放600份,收回592份,回收率为98.67%,其中有效问卷558份,无效问卷34份,有效率为94.26%。B卷共发放400份,收回366份,回收率为84.00%,其中有效问卷332份,无效问卷36份,有效率为90.71%。两套问卷发放范围相同。
1.5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
A卷共21个问题,109个问题选项。B卷共22个问题,114个问题选项。
1.6受访学生基本信息:
A卷(学生卷)受访者信息:①受访学生的性别:男生37.81%,女生62.19%。②受访学生分布学校比例:平山外国语学校40.32%,正定中学36.30%,石家庄市十一中17.03%高中生,石家庄市十九中7.35%。
B卷(家长卷)受访者信息:①受访家长的性别:男53.31%,女46.69%。②受访家长的年龄:40-45岁72.29%,46-50岁19.88%,51-55岁4.82%,56-60岁2.11%,60岁以上0.90%。
2.调查结果
2.1关于何时开始关注就业问题的时间:
①学生卷数据:

②家长卷数据:

对比可见:
仅有11.65%的学生和8.43%的家长没有关注过子女未来的就业问题。而关注就业问题的占到绝大多数。
关注开始的时间在初中阶段就占到很大比例。初中阶段,学生中有25.45%开始关注未来就业问题;家长中有36.45%开始关注未来就业问题。表明在就读高中之前,超过1/4的学生和超过1/3的家长在升高中之前已经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
其中家长对孩子就业问题关注从初中开始到高三为止呈现下降趋势,然后逐步下降。表明升学和未来发展问题已经逐步明朗化。而学生高一时呈现下降,高二又升高,而后也是逐步下降,则说明学生刚进入高一阶段,一来思想有所放松,二来之后自己的学习和专业发展逐步稳固,其方向逐渐明确。
2.2关于高中毕业选择升学还是就业问题
本问题的目的是调查高中生升学与就业趋势。学生卷和家长卷有惊人的一致性。高中毕业生的首选仍就是升学、深造。差异处在于学生在其他选择方面和创业或就业方面比家长要略微开放些。社会阅历的磨砺使得家长对子女高中毕业就直接就业或创业要保守和现实些。出国留学的比重,家长比学生的选择高0.85个百分点。
2.3关于对学文科还是学理科就业前景的判断
在学文科还是学理科的选择上,学生们的选项中对“无所谓”的选项更趋向于兴趣和爱好。而家长则理性的多。表态既谨慎又有其顾虑。而在文科或理科的学科选择上,家长和学生的选择有较大的趋同性。
调查数据中对“很有前途”的选项中理科的选项高于文科的选项。而“很无前途”的选项中理科的选项低于文科的选项,仍反映出现在社会上,理科生就业的渠道和可适应范畴要好于文科学生。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就读文科或理科的趋势减弱。文科理科对就业的影响权重在降低。
2.4关于学生目前最欠缺的素质问题
关于学生面临的主要素质缺陷问题高中生,在此项问题的设计中,我们希望了解:
①对学生和子女在主要素质缺陷方面的认识程度;②通过相同的选项不同的对象的感受程度及其两者之间的契合度。
数据显示:
①在两者之间有比较一致的契合度;②在专业知识、相关工作经验和其它选项上,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低于家长的评价。在专业知识和技能选项中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差距较大。③在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方面,家长的评价低于学生的评价。在“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承受压力”方面,家长和学生的差距较大。④这些差距中,家长与学生对该选项的内涵的认知度不同有关。

2.5受访学生家长对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预测
①首先是关注度问题。受访者中仅有1.08%的学生和1.51%的家长对就业问题选择“无所谓”。没有家长选择“不清楚”。表明家长和学生均普遍对大学生就业形势问题关注。②认为“就业形势乐观”的占3.01%。认为“就业形势较好”的占10.54%。两项合计13.55%的家长对就业形势表示乐观和较好。③家长中认为“就业难度很大”的占25.30%超过了1/4比例。而学生中高达62.72%的学生选择了“就业难度很大”。④家长中认为“就业形势不好,但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工作”的占59.64%。但学生中的选择仅有25.09%。学生中对大学生就业的形式比较悲观。⑤上述数据显示,83.94%的受访家长对当前就业形势堪忧。对子女未来的就业焦虑。其中,有59.64%的受访家长认为可以通过努力找到工作,表明家长对就业仍然怀有信心。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