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浅析成人教育学生的心理特点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成人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应更加引起关注。成人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析。成人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对策,浅析成人教育学生的心理特点。
关键词:成人教育,心理,原因,对策

 

成人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指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对成年人所进行教育的社会活动,是学校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延伸。成人教育教学对象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为在职人员或离开学校以后的成人,不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限制,来自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其组成是复杂的,他们的社会经验、学识水平、心理状况等都有别于普通大学生。面对在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与普通大学生都存在很大差异的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应更加引起关注。因此,对成教学员的心理进行分析,对成教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一)“学”与“混”的矛盾难以统一

成人教育学生生源来源范围较广,有的是为圆曾经的大学梦的成年人,有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继续深造和提升学历的学生,有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面而选择攻读第二学历的学生。其共同的特征是他们大多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都十分的渴望自己的价值可以得到社会及自己所处环境的认可。当然,不排除其中也有部分人存混文凭心理。这部分人有的是因为家长的要求不得不学习,有的是为了寻找其他出路或是为了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这部分人的学习目的和动机都不明确,行为比较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较差,缺课逃课现象严重,考试舞弊现象十分普遍,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总之,“学”与“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学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二)失落感与自卑感同时存在

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心理学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成人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总觉得不如别人,自我价值低。一是成人学生很多年龄较大,普遍认为自己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有的是在高考时失利,曾经失败的阴影一直没有抹去,接受成人教育只是因为曾经无缘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二是社会上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教育文凭不如正规文凭含金量高”,这种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也容易使成教学生产生自卑感。很多高校对普通大学生和成人学生实行两种管理方式,致使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的毕业生更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很多成教学生长期处在这种观念的压抑下,“危机感”日渐强烈,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找不到归属感,容易产生偏激性格,甚至引发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

(三)成教学生角色压力大,心理问题时有发生

成教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同时成教教学要求相对较低,入学要求门槛不高,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教育部在2007年曾发布文件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校生规模。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很多成教学生用的仍然是普通本、专科生教材,学习任务繁重,学习难度较大,心理压力较大。很多成人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三者之间的责任,工作、生活、学习的多种角色衍生出多种压力,使成教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交友、恋爱、婚姻等人生的重大选择,有的要面临经济拮据的窘境,甚至遭遇价值观念的冲突等等,不一而足。论文参考,对策。

二、成人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成教学生普遍学习任务较重,且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很多学校认为其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应该尽量充实其专业知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纳入课程体系,而仅仅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的宣传替代了事,在个别高校在成教学生中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课时少得可怜,教师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论传授和简单心理测试,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育的活动性与可操作性特点也无从体现。

(二)心理咨询形式化

一般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成教学生很少也很难利用,因为大部分高校将成教学生的面授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些时间不开放,各高校函授站(点)则没有条件设立心理询机构。论文参考,对策。同时,学术界对成教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一直处在边缘化的状态。虽然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专门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尽管很多成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年龄相仿,但经历、阅历、学习环境不一样,甚至发展空间及前途也会很多差别,因此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恐怕收效甚微。

(三)日常管理程序化

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实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招生、学籍、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站(点)审核等工作,各(系)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学生的日常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分工协作是这一管理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常碰的是分工容易协作难的尴尬局面。很多高校的教务、党、团、学工部门很少参与成人教育管理,教师往往临时聘请或者临时抽调,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都是兼职的,并且党团组织不健全,才财务部门只负责收费,后勤部门及学生寝室管理部门会因宿舍紧张而安排成教大学生时租住在校外,有的学校甚至不负责安排学生住宿,高校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然难觅成教学生的踪影,成教大学生似乎总是高校的一个匆匆过客。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高校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产业,成人教育只是学校创收的一种手段;或者认为成大学生有工作单位的保障学校不应过多操心。于是,从缴费、上课、考试、毕业成了成人学生活的全部,程序化的管理非但无法抚平成教学生昔日的失落感,并且由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由于这种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弃。

三、成人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的平台

所谓“教书育人”,教和育应同时存在,“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须“育心”。论文参考,对策。这样看来,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个“育心”的过程,即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对于成教学生而言,“育心”的工作显得艰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专门的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针对性强的教材,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举步维艰。因此,根据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论文参考,对策。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论文参考,对策。

(二)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

网络心理咨询是在吸取传统心理咨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线即时服务、BBS论坛、E-mail邮件等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开放性,成教大学生不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而吃“闭门羹”;网络具有隐蔽性,来询者可以逃脱熟人的眼光,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释放心中的压抑、苦闷,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了成教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然也应做到网上。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听说过网络心理咨询”的不到被调查者的15%,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网络心理咨询等同于网络聊天。在了解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后,近40%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帮助的需要会考虑网络心理咨询”,但他们对于咨询的效果表示“没有明确把握,试试看再说”。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优点使它更容易为成教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这一全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宣传,避免误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咨询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达到“助人自助,化痛为通”的目的。

(三)实施人本化的管理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像对待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和爱护成教学生。论文参考,对策。如财务部门体谅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当前成教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缓收或减免特困学生的学费;任课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学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就业部门尝试为成教大学生构筑就业的平台,用真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抚平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工部和团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组织成教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优化心境,让成教大学生学会“用勇气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变的,用理智去区分可以改变与不可以改变的”,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3.高本义.叶忠海成人高等教育概论
4.杜群英.成人学习动面的培养和激发[J].成人教育,2004(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
下一篇论文:浅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途径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