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逻辑》教学的几点体会 |
时间:2016-08-02 作者:何娟王健 |
|
|
还比如,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在讲到“判断”时,可以请学生回答“从今天早晨起床以后,你都对哪些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做出了肯定或否定?”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答案可讲,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这样就使得学生与原本陌生的逻辑贴近了,增加了学逻辑的兴趣。学生们说:原来高深莫测的逻辑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啊。
其次,以练习为主导,使学生真正理解逻辑知识的内涵。
在这里,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得懂,可是,一做题,就象“老虎吃天”一样,“无从下爪”了。只有多做题,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课时若充足,则应每部分后都有一堂习题课。习题不仅要类型全面,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识水平,突出练习的趣味性,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关于鲍西娅的肖像存在金、银、铅三个匣子中的哪一个匣子的猜想,学生兴趣很大,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用所学逻辑知识解决了这道难题。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文学作品,又让学生感受到了逻辑思维规律中的排中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难题。
如“判断”中的“主、谓项的周延问题”在逻辑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理解较易,掌握则难。就只有通过多做题、多分析来真正的达到融会贯通,为学习推理打好基础。
再次,学以致用,将逻辑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配合所学逻辑知识,可在学生中常举行辩论比赛。以前的辩论赛,只要学生敢说、场面热闹就算达到目的了。而在学习了逻辑之后,就要求学生达到能说、会说,锻炼学生由自发的逻辑思维发展到自觉的逻辑思维,并能快速发现和反驳别人的逻辑错误和诡辩。只有达到这一层,才可以说是把逻辑内容真正的掌握了。因此,辩论赛要让学生人人轮流参与,形式上可以灵活些,人数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可随机而定。
而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常被人们忽略,例如:在国庆节时,有播音员说:“今天是祖国的生日”,又如一篇报道中说:“孩子早熟,不能不说与看那些不健康的书没有关系。”均属概念混淆、判断失误等逻辑错误。还有一些逻辑性较强的词或句更需要有关的逻辑知识,如“和”与“或”的区别,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等。而推理和论证的分析既要合乎事理,也要合乎逻辑。如果没有逻辑知识,则很难分析清楚。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就要注意把逻辑知识灵活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总之, 逻辑不仅对语言表达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育理性及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学科。因此,要在职业院校中普及逻辑知识,雪夜林畔小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逻辑思维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庆军.普通逻辑教学改革与实践[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
[2]吴家国.普通逻辑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