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三相电度表接三相互感器后就有学生提出,由于互感器一次测L1端进电度表2接线端操作不便,能否从互感器一次测L2的接线端(因为有接线柱)接入。对此问题,我并未急于回答,而是交由小组讨论,经讨论后部分小组认为可以,理由就是这种接法确实简单。部分小组认为不行,理由是电度表测量时加入了互感器的一次测电阻,影响了电表测量的准确性。还有部分小组认为在互感器一次测L1端直接加一个接线柱不就简单了吗。学生的讨论一下子也开阔了我的思路,我原来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对学生来说还有这么多的想法。这时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幅配电的实物图,学生看后对接法更加明确了,但L1、L2为什么不能调换还是不明白,我提示学生从相位的角度考虑,在课后寻找答案。果然第二节有一位学生较好地解释了不能互调的原因。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上变压器同名端测定和电机首尾端测定后,学生提出为什么变压器所对应的是红表笔,电机对应的是黑表笔。通过学生自行思考、师生共同讨论,查阅资料,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识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使知识与思维、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
4 生本课堂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使学生“高出”
生本课堂教学组织应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会深思的前提下“高出”。如我在上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时,布置学生一个课题:有一个家庭需要电气装修。我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为客户,两组为装修组。首先“客户”组确立装修大体目标,再由两个装修组对“客户”进行咨询装修要求,然后两个装修组分别进行市场调研,装修设计。包括技术计算,制作图纸,确定核算,拟定期限,报价制作,订材料,制作工作进程等。最后由“客户”组选择哪一装修组。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要考虑到材料价格、人工工资等,如果成本太高,那么就将着手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能降低成本。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节能和环保,所以学生在完成此项任务时学到非常多的知识,同时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我们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常常会发现无法预知的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这就是生本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5 生本课堂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生本课堂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应当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生本教育体系的评价带有很强的学术性而不是功利性,评价附着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的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是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但课堂自主了,自由了,难免就出现了滥竽充数的现象。为了让全部学生都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我尝试着每次学生发言后,请该小组组长记录该同学的情况,其他小组记录该学生所处小组的表现,并给出一个综合的分数和评价意见建议,这样每一个学生就有了组内评价统计,每个小组就有组间的评价。同时老师也给出一个评价。期末时,再将这些评价统计作为每个学生和每个小组学期总评。然后再把总评交给小组长和同学手中,让他们集中一起看看同学们对他们的评价,希望他们能在今后扬长避短。对于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年龄阶段,学生都会很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讨论和发言。
6 结束语
实践证明,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生命合作活动为宗旨,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而且我们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观念和认识,使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苏宝华,曾茂丽; 重视生本教育,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05期; 118-12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