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
材料二:荚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山东人民出版社《西方政括制度史》第74页
(2)材料二认为,美国宪法"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6分)
材料三:两百多年来,荚国的宪法虽然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它却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美国宪法的变化和发展……是通过对宪法的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司法解释、宪法惯例及国会和总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等形式来实现的……荚国宪法的第二十二条修正案……于1951年2月批准生效,谊修正案规定,无论任何人,当选总统不得超过两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第176页
(3)材料三指出,195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对总统任期作出了明确规定。
导致美国制定这一宪法修正案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四: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第222页
(4)材料四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为什么很多法国宪法都将它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6分)
材料五:"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务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请对材料五中的内容作出简要评价。(6分)
(6)纵观以上各国宪法及其变化发展,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1)《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明确限制国王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标志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评价:由此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为以后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和改造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形式之一。(6分)
(2)洛克提出分权理论.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应该分立。这是对理性政治的深刻思考。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低级法院,这就将上述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6分)
(3)此前的美国宪法对总统任期未作出具体规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为防止后来者破坏或影响民主制度的实施与发展,战后。美国制定宪法修正案第二-1-二条。明确规定总统任期。(4分)
(4)《人权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因该宣言强调,人生来是自由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是法国乃至人类宝贵的政治思想财富。(6分)
(5)它肯定了人民的权利,用法律保证人民的自由。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核心内容,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6分)
(6)民主制度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民主制度要不断完善;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之路.往往很曲折,其间要经过很多斗争。(4分)评卷说明:对以上各问的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七、祖国统一与两岸和平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五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16/37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