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实践论文

古田会议:指引红军成长壮大的历史性会议

时间:2016-03-04  作者:刘 伟

摘要:古田会议是党和军队历史中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它指出了无产阶级人民军队发展的科学规律,为党和军队完成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任务,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困境中的红军不断积聚革命力量,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转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我军发展的分水岭,从此,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论文关键词:古田会议,红军,成长壮大,革命

一、 注重思想建军,把改善物质条件与加强思想领导结合起来

革命

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建设和发展红军不仅需要用武器装备的物质保障来改善红军的作战、生活条件,而且更需要在广大工农群众和红军战士中树立起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因此,把改善红军的物质条件与加强思想领导统一,是实现无产阶级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前提条件。

实现思想上的纯洁统一。当时革命处于困境之中,很多群众和战士看不到革命的前途和光明,人员思想混乱,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着红军的壮大和革命的发展,“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1](P3)越是艰难困苦,越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红军的武器武装与思想武装统一起来,用思想上的优势战胜力量强大的敌人,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壮大队伍,为取得革命胜利做好充足准备。针对当时党和军队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在《决议》中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八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分析了形成这些不正确思想的根源,并一一给出纠正措施。这些分析和措施既有理论性,又有操作性,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它真正使党和军队在思想面貌上焕然一新,开创了我军坚持思想建军路线的先河,建立起了一支完全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人民军队,为红军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斗争、不断壮大找到了精神源泉,是党和军队取得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积极改善红军的物质条件。“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2] (P9)马恩革命导师在一百多年前总结欧洲工人阶级革命起义失败教训时认为,工人阶级在物质基础上尚不能和反动统治阶级相抗衡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反动势力也认识到物质条件的重要性,他们对边区红军进行了极其严密的物质封锁,妄图从物质保障上使红军失去存在的条件。在工农红军的创建、成长时期,由于物质条件过差,很多同志丧失了继续革命的勇气,或者要求到地方党组织中工作,或者要求到大城市去,军队的战斗力受到明显的影响。对此,《决议》认为 “要设法改善红军的物质生活,利用一切可能实际休息整理,以改善物质条件。”[3](P9)要求军队在完成作战任务的同时,帮助和指导边区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和开展根据地的生产建设,为红军提供作战、生活等急需物资。历史证明,这些做法是十分正确的,它使红军在艰难困苦中得以存在下来,确保了红军在壮大自身力量中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为最终打到反动势力做好了物质准备,也为我党我军在以后革命斗争中,开展群众运动、进行土地革命和建设边区政府提供了宝贵经验。

确保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统一。把改善物质条件与加强思想领导结合起来就必须坚持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统一,单纯的军事观点是不能指引无产阶级军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必须把先进的革命理论灌输到官兵和群众当中去,组织和发动好官兵和群众的革命力量,通过调动革命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为军队的作战胜利提供可靠保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武装起义的部分官兵是从旧军阀或地方农民武装的队伍中转变过来的,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军事斗争的认识还不全面,“军事好,政治自然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 [4](P4)的思想还在一部分人头脑中上存在,这就影响了革命斗争走向全面胜利。对此,古田会议在《决议》中指出军事和政治不是对立的,军事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军事路线必须和政治路线相统一,“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5](P4)要求红军必须做到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一,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一致,从而为无产阶级人民军队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

二、凝聚革命力量,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为劳苦大众而战结合起来在旧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革命的正确方向;只有真正为劳苦大众而战,才能调动起亿万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把革命推向高潮。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产阶级人民军队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为劳苦大众而战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为革命的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源动力。

壮大阶级力量源泉。在半封建半殖民的旧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同为社会的劳苦大众,处在水深火热的社会底层,因而有着基本相同的历史命运和利益要求。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弱小,需要革命的同盟军,因此党和军队的主要力量来源是广大社会劳苦大众。秋收起义后,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主要力量。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指出“红军的来源只有收纳广大破产农民,……决不是幻想目前红军可以吸收广大工人成分来改变红军的倾向。”[6] (P38)把农民阶级等社会劳苦大众团结到党和军队中来,成为继续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党和红军在武装斗争中,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为全社会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而战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效调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革命根据地、建立武装政权、巩固党的领导和发展红军力量提供力量之源。

提供革命精神动力。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过一个”的恐怖氛围中,坚持党的领导与为劳苦大众而战,都需要具备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顽强的革命毅力和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当革命处于低潮之时,许多官兵革命信念动摇,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军中大量存在,不利于红军的成长壮大。针对这种情况,古田会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指出要注重用、恩、列、斯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成功经验教育红军和群众,使他们认清革命的前途和意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党的领导。在政治训练中要通过对红军与白军、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比较,使他们明白“当兵为了谁”、“打仗为了谁”和“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而战”的道理,真正树立起为社会劳苦大众而战的革命思想,激发了红军官兵和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积极性,为党和红军取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精神动力的作用。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革命经验表明,党的组织领导是取得革命的胜利的关键因素,是工农群众翻身革命的唯一可靠的组织依托,“没有了党的组织,……农民自卫军枪支全数缴给了豪绅阶级,群众革命情绪已经被镇压下去了。”[7] (P58)这对于红军的发展和革命根据的开辟,起到了严重阻碍的作用。因此,《决议》要求党和红军要帮助边区群众建党、建军、建政和开展土地革命,对受到破坏的地方党组织,红军要选派人员帮助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把边区群众团结到党的周围。同时,把一些投机分子清理出革命队伍,严格限制入党条件,把真正对党忠诚、为劳苦大众而战的人吸收到党和军队中来,从组织领导上将坚持党的领导与为劳苦大众而战归为一体,使党的领导更加具有凝聚力、战斗力,使革命群众更加积极主动,为无产阶级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幸福感研究综述
下一篇论文:双季稻消失与农民兼业—对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现代思考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社会实践论文
最新社会实践论文
读者推荐的社会实践论文